四 施琅平台(6)

再英明的帝王,也难免有昏庸糊涂的时候。甚至那时候,康熙可能都未必真把那些折子细看细琢过,就“皆不准行”了。至于台湾的事,康熙一甩手,交予议政王大臣会议进行商讨。商讨的结果是:“等郑克塽登岸后,让侍郎苏拜与福建总督、巡抚、提督等共同商议后再定。”

提督就是施琅。那时施琅还在台湾。

这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施琅率师离台,二十七日抵达厦门。大队人马春风得意地登岸时,姚启圣却已经因疽发作而生命垂危了。

疽这东西,中医称为毒疮,多因气血被毒邪所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在抗生素发明与广泛使用前,疽的死亡率太高了,命断其上的名人就不计其数:项羽的谋士范增、曹操的从子曹休、清太祖努尔哈赤等等,也都是因疽发而死。姚启圣患上这个病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几年前他初任福建总督时,就已经得病。他太要强了,刚入闽时还“发浓黑,两眼如炬”,任总督仅3年时间,却“鬓发皓白”。其实他早该回家歇下,他不歇,居然还指望与施琅一起征台,为这事还费心力争得面红耳赤伤了和气。

据说澎湖大捷后,他也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派飞骑日夜兼程奔往北京报喜。不料紧赶慢赶,还是比施琅的信使迟了两日抵京。没他戏了,展阅来自前线的捷报,龙颜早为施琅大悦过了,慷慨把一个“靖海侯”晋封过去,而且还“世袭罔替”,让施琅拥有空前的极荣盛宠。而他姚圣启,却一无所获,获得的仅是庙堂江湖上明里暗里的种种议论。

十一月三十日,即施琅回到大陆的第三天,姚启圣在福州总督府里逝去,终年59岁。大学士李光地在《榕村语录》中说到姚启圣时,使用了这样的描述:“不数月,遂气忿疽发背而死。”

22天后,施琅向康熙上呈了一个折子——《恭陈台湾弃留疏》。其观点其实与姚启圣的《为舆图既广请立洪远规模事》是相似的,只是施琅很有耐性,为了能将弃台的弊端与留台的益处说到康熙的心坎上,共用了1800多个字,甚至就日后如何管理台湾也有详尽建议。

施琅的建议没有被康熙斥为“虚妄”,也没有“皆不准”。

施琅去过台湾,以羸老之躯为台湾征战过,满朝文武大臣没有哪一位能够比他更了解这个岛屿。1684年四月十四日,在是弃是留争吵了8个月后,康熙皇帝终于下了决心,他接受施琅的观点,发布谕旨,将台湾纳入大清帝国的版图之中,设立一府三县,即台湾府与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隶属福建省管辖。闽台合治,这个建议也是施琅在《恭陈台湾弃留疏》这个折子中最初提出来的。

“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这是后人题在福建泉州晋江施琅纪念馆里的一副对联。300多年过后,两人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已被大多数人所遗忘,能够记住的,是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为了将东南海面上的这座岛屿收归中华,这两个才情相当、胆略类似的男人,都曾经赴汤蹈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