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玩乐就是风俗。风俗的背后,暗含着集体无意识的恐惧和狂欢。先是恐惧,然后是敬畏,最后是狂欢。
风俗的可爱在于它是一个民族表达敬畏的行为艺术,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举行一个特定的仪式,秘密地和自然达成妥协。
【风俗】
指民俗像风一样不经意地吹着,所经之处,百草皆伏倒飘摇,这,就是“风化”,大家乐得约定成俗,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艺术。最后连起始的原因都不再追究了。因为不过是场游戏,所以,那些对集体抗拒的人、那些不入流者,也会被天真的快乐所熏染,而加入其中。
【节】
是竹节,是气机联通或转弯纠结之处,所以,“过节”是提醒百姓在那些日子口要多加小心,因为是天地气机转换的时候,不可大意,最好全家聚在一起——第一能量能有所聚集,第二是看到家里人都在,心里踏实。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睡睡,平平安安度过才好。
传统的节日是文化,既然是文化,就离不开“阴阳”。比如,属阳的日子如“三月三”、“五月端午”、“七七乞巧”、“九九重阳”……为什么节日多在阳数里呢?因为“阳”为动,动易为灾。所以无论三月三,还是九月九,都有出行辟邪之意,一个避春邪,一个避秋邪。
正月初一是集体的送旧迎新;三月三是青年的放肆的狂欢;五月五是壮年威武的争流;七七是中年徒劳的悲伤;九月九是老年清朗的祈寿……无论河边还是山上,无论人间还是银河,人生不过爱恨情仇,岁月不过春夏秋冬。
【春节】
农业文明的重要节日。守岁——跨年关,去旧迎新。烟火、灯笼——驱邪,鬼喜黑怕明。鞭炮——驱鬼。
【鬼】
其象大头鬼。《说文》,鬼,归也。指人死魂魄归去。民间有鬼界,有冥界,二者不同,冥界,是与人界、天界对应而谈的。鬼界则界限模糊,有点“中阴身”的意味,是魂魄在人界与冥界之间的婉转漂泊,悲伤者哀,怨恨者厉,喜黑怕明、及爆竹之霹雳火。而年与年之交接,也有这种缠绵及戾气,必须有心驱逐,才可以拥有新春。
所谓地狱之苦,不过是现实之苦的翻版。如得不到食物和水之苦;得不到寂灭之苦等等。
三月三为少阳,上半年也为阳,此时阳气盛而阴气弱,阴阳不调,则易为灾,所以“三月三”时,青年男女要在水边嬉戏玩乐,借水之阴而养阳。“九月九”为至阳,但已在下半年,阴气盛而阳气弱,所以“九月九”要登高以采阳。
【三月三】
《周礼·地官》中记载:“以仲春之月,令合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此“法定私奔日”意在通过阴阳的和合而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生命。
今儿(2011年4月5日)是清明,又恰逢阴历三月三,是周礼里面的“法定私奔日”,大家好好踏青、唱歌吧,一个是对先者浓浓的情,一个是对生者淡淡的意。长逝者未远离,新交者还陌生……何去何从,苦煞人生,乐煞人生。
现在人人热衷西方的情人节,可能是西人食肉多发春早。其实古代情人节是三月三,《周礼》定其为“法定私奔日”,不奔都不行。那一天,姑娘小伙在河边调情唱歌,唱出感觉了,晚间就在田间地头忙活,以后有感觉了就继续处,没感觉了就谁也不认识谁了,谁也别有什么负担。
既然是国家法定私奔日,就不单纯是情的问题,主要还是要借男女之情做一个阴阳和合的局,让土地也能悸动生发,能旺盛地生长粮食。现在的人只是拿着玫瑰花和巧克力忙活,一,对大地没影响;二,也无从解脱内心情的匮乏,反而容易更焦虑;三,人性能力下降,土地的生发力也变弱了,还得靠化肥,犹如人需要伟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