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道德的柳毅|被打扮的真小人(2)

在民间话语体系中,也许龙宫的最大魅力不是美色,反倒是财富——电影里完全没有这些俗物,柳毅压根就没有收人钱财,那样的话太让人产生歧义了。倒是有段金鱼的舞蹈,高空俯拍,鱼尾的摇动非常具象,在黑色的大理石上,神光离合。民间的财富想象反而有很大的空间,是没有拘束的,一切都闪着亮光,是新年气象。

含沙射影地说了那么些电影的正确思想,片中最好看的段落却是小说不能比的,那就是拒绝婚姻的柳毅和龙女的分别。一路行来,旁边有个聪明多事的丫头,两个人说不出的话是用伴唱解决的,说得出的话则是缠绵的试探,微风中恍如哨声一般的语音。

没有什么终身,只是此情景的记忆,只见过两面,他即使有意,也只能作无情。祝英台比起来,还是显得太急性子一些,总是把话说尽。龙女的一揖一式完全是失传的古典雅致,她在此时已失去了仙家身份,是个爱慕良人的少女。饰演柳毅的竺水招的表情一直凝重,小说中对此段的描写只有一句:“殊有叹恨之色”,然后就挑着龙宫珠宝回人间了。而在电影里,柳毅还是那个干净的书生,什么都没有带走,两个人表演着永远不再见的分手的姿势,尽管从虚空中来,却是到达人心深处。

小说和电影后面的故事,简直都是《聊斋志异》中无数故事的母本:龙女来到人间,终于嫁到如意郎君;不过小说中,柳毅已经娶过两次,前后任都神奇地死了,终于娶到姓卢的龙女,花烛夜吐露心声,应该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电影里更神话一些,人间的渔女三娘突然和龙女合二为一,背景是泛着红光的绸缎洞庭湖,于是大家鼓掌了——在一个逐步走向规训的年代,很难说这样的幻想不代表突破戒律的轻微异端。

内地最新版本的《柳毅传书》更上层楼,柳毅索性不是落第,而是上京赶考期间主动传书,然后加上大段泾川小龙子残害百姓的场景,非常具有合理性。现代社会总是按部就班地为自身行为寻求合乎理性的解释,相比之下,古代传奇中贪财好色的柳毅其实更真实,不合理但是可爱,我们也许更多碰到的是这样的真小人,之后贴近肉身,成仙而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