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上市的内幕操作(4)

赢得一个上市项目是一回事,能顺利地完成这个项目并让各方面都满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这正是华尔街能起到关键作用的那部分,但是当华尔街作为中间人把买方和卖方聚集在一起协调买卖双方之间的利益时,总会有人觉得自己吃了亏。比如一个公司运作上市,其股票的买方通常都希望购买到越多新发行股票越好。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新发行股票的买家都是投资银行的长期客户,他们对投资银行提出购买要求的时候根本不会客气。比如当富达基金在交易平台上势力还很大的时候,他们经常扬言要“切断供给线”,从而要挟某个投资银行多分给他们一些新股,有时甚至要求比他们的竞争对手多一倍。即使是如此过分的要求,大多数时候投资银行还是会尽全力满足他们。

为了确保买方高兴,新发行股票还要在定价上有所考虑,要为买方预留一个升值空间,业内常规的数字是在公司上市之后,还能很快上涨20%左右。这才能保证那些共同基金经理们即使在短期内出售股票仍能赚得一笔利润。这样操作对投资银行也是有好处的,可以保证公司上市后的这段时间,不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价都可以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当网景公司在1995年上市的时候,发行价是每股28美元,而网景股票市场交易的第一笔成交价则为每股71美元,当时在市场上盯着电子屏幕的很多买家都以为这是一个输入错误,或者是个幻觉。这时只有一个企业家冷静地看着这戏剧化的一幕,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这是华尔街投行搞的一个把戏,把本应该属于他的企业的成百上千万美元的融资就这么一下子都卷走了。“所有人都非常生气,甚至有人破口大骂。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发行价让公司损失了太多的潜在收益。”拜尔评论道。

谷歌自然不希望重蹈覆辙,而要竭尽全力保证其发行价可以帮助公司及其投资人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可是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谷歌的发行过程极其混乱,而且利润率也要比各种预测都低不少。谷歌的上市运作使买方、投行以及公司本身都很不满意。当决赛辩论会结束后不久,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这两家公司接到通知,它们共同赢得了梦寐以求的主要承销商的角色,可是它们不仅需要合作承销这笔交易,同时它们还必须使用汉布里切特所建议的一种叫做资本对接的新方法来做承销。所谓资本对接有点像拍卖的方式,让潜在买方互相竞价,从而确保最后的发行价与大家愿意买进的心理价位最接近。这一方法彻底惹恼了投行以及大买家:这个方法一来大大影响了其承销商的收益(整体服务费收入不足交易收益的2%,而传统上这样的大项目一般都可以达到6%或者7%);其次这使得理论上的上市首日股价大涨变得不再可能,像谷歌这种公司的新发行股票本应是市场上的宝贝,最后居然变成了无人问津的东西。整个谷歌上市的闹剧中最大的得益者居然是汉布里切特,他自己的新公司公司赢得了这个上市交易的合作经理人一角。这是因为布林和佩奇都被这个“拍卖式”的主意给蛊惑了,尽管拜尔当时对汉布里切特所作的一共四页纸的简陋计划书打了最低分。

使潜在买方非常不高兴的是,在谷歌上市的这个交易里,他们被迫放弃一直以来属于他们的那部分利润。而汉布里切特则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个拍卖过程最好地体现了华尔街的中介功能,所有的赢利都应该由上市公司获得,即使这个赢利不是立即可以看见的;而对于投行和投资人来说,上市项目不过就是可以毫无风险地赚几天钱。而现在这种方式就把投行和买方投资人的财路给挡住了,这种拍卖操作的恶果慢慢地开始体现出来。美林是第一个从承销团里退出的,它不愿意为了这么点微不足道的回报而做那么多工作。到了后来,其他的承销商也都承认并没有按一贯的工作方式来做这个项目,就为了这点少得可怜的收费,承销商们根本犯不着拼命地推销这只股票,所以买方对这只股票的态度异常冷漠,加上当时整个科技股的大形势也日益严峻,最后谷歌不得不把发行价定在了85美元,而不是一开始预测的135美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