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的进化(1)

在20世纪60年代,华尔街业务形态的变化程度之大,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期。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已实现机构化,以投资业绩为导向的共同基金繁荣发展,并购和恶意袭击,以及为之提供资金的复杂融资操作,取代了为大型工业和公用事业公司发行债券的平稳业务,所有这些又致使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急剧攀升。1970年,日均交易量已高达1 200万股,而1960年则为300万股。根据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在如此大的交易量中,每股股票都得由卖家将实物交付买家之后,才可以进行钱款支付。这必然要求在匹配交易的过程中涉及浩繁的工作量,既要找到股份凭证,又要将它们送达,在所有的实际买家和卖家之间,又要按实际交易数量准确地完成结算。此时,华尔街做这一切,所用的系统非常原始。经纪券商在又暗又脏的后台办公室(称为“笼子”,因为窗户上装有防范抢劫的铁条)安排大量人员先将交易配对,再把股票包好,放入下面装有滚轮的大黑箱里,最后由年老的“送信人”(常常是退休消防员和退休警察)从他们的笼子里推至别家公司的笼子处,交付了股票后再推回来。这种系统不可避免地会承受不了日益增长的交易量所带来的重负。实行计算机化也无济于事——至少不会立即有所改善。海登斯通公司的前合伙人哈德维克·西蒙斯,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公司的情形:

尽管我们新近使用了计算机,但我们的系统之间并不对话。在海登斯通公司,我们安装了自己所说的“电线”,我们的所有交易指令都通过它来传输。我们将那些指令转到交易大厅去执行。然后,在当天结束时,我们又得把那些指令转抄到书面上,将它们在另一个计算机系统上重新递交。我们在前端使用尤尼法克计算机,在后端使用IBM公司的计算机,我们必须把交易指令转抄、重新用打字机打出来、通过电脑键盘输入、核对无误,然后再把它们放入后台管理系统中,这样才能将一切整理妥当,次日早晨每个人便可以知道自己的保证金和账户状况。我们简直没法保持顺畅运行。

后台管理系统危机

时至1968年1月,已有种种迹象表明这个系统有问题了。如果股票不能按时(在交易后5日内)送达,交易便被贴上“未达” (即“未能送达”)的标签。股票若已送达,但未能辨认,则被退回,贴上“不知” (即“不知道这笔交易”)的标签。1月,贴有这两种标签的情况增多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调整收盘时间,从下午3点30分提前至下午2点。但“未达”的情况还是增加了。4月,“未达”交易量超过20亿美元,5月,超过了30亿美元。到了6月,雷曼兄弟根本无法做结算,只得先关门停业,直到重新能够结算。本来,这年更早的时候,雷曼兄弟已安装一个新的计算机系统,可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6月下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星期三停止交易,以便多出一天来让各经纪券商的后台可以处理完已有的交易,这也没有多大帮助。然而,与此同时,经纪券商却在报上刊登更多的广告,雇用更多的销售人员,开出更多的证券营业部,满足美国各地涌现出的股票投资需求。很多券商积极游说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取消周三休市的规定,好让它们能做更多的生意。一位观察者说:“华尔街已变成愚蠢的贪食者,只知道吃啊吃,要把自己吃瘫吃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