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风神也嫉妒的物种

单单从外形来看,风神翼龙绝对是连风神也嫉妒的物种。仅在未成年阶段,风神翼龙的头骨就有1米长,翼展竟有5.5米宽,根据翅骨碎片来看,成年的风神翼龙翼展约有11至15米宽,这绝对是地球生命史上最大型的飞翔动物!其翅膀面积与小型飞机差不多大,但由于中空的骨骼和瘦小的躯干,它可能还没一个人重。

风神翼龙的嘴巴又长又细,口中没有牙齿;喙前端不是尖锐的,而是钝的;它的眶前孔(位于眼眶前方的孔洞)巨大,差不多占了头骨全长的1/2,这无疑为其大头减轻了相当多的重量;风神翼龙头上有脊冠,位于眼眶前上方;其脖子非常长,达2米多——这与长颈鹿的脖长不相上下;它的腿很长,有平衡大头的作用。远观之,风神翼龙呈现了类似鹤或鹳的外表。

如果打断风神翼龙的长骨,你会发现它的骨骼都非常薄。这些几乎与纸一样薄的管状骨既轻巧又能承受住极大的压力,有些骨骼甚至充满了空气。另外一些翼龙,如妖精翼龙(Tupuxuara),这种翼展达6米的大型翼龙,在中空的翼指内还有纤细的支架撑持,能强化翅膀的力量,却只增加少许重量。因此妖精翼龙展开的翅膀虽然有一座小房子那么宽,但实际重量却很轻!

以风神翼龙为代表的翼龙,其飞行的奥秘在于延长第Ⅳ指成为一个翅膀架子,就如同风筝的竹子骨一样,翅膀架子连接翼膜,构成了翼龙用于飞行的翅膀。这种单指成翅膀的现象,在其他爬行动物中绝无仅有,古生物学者称第Ⅳ指为翼指或飞行指。翼指比其余3指长了将近20倍,它由4节翼指骨构成,粗壮而坚固,并一直向它的肩带方向伸展。翼指连接着最大片的翼膜——翼手膜,此外还有横跨肩部和腕部的前膜,以及连接两个后腿的尾膜。

不过,这些翼膜要保存成化石非常难,至今只发现了为数甚少的几块标本。在保存状态良好的翼龙翼膜化石中,古生物学者发现有一些纤维状物质从翼膜内侧剥落。这说明翼龙的翼膜中充满了微小的肌肉纤维,纤维呈放射状,它们僵硬、坚固、薄而平整,并由皮肤连接在一起,它们可能像雨伞的伞骨般具有补强作用。

此时,装备优雅且完备的风神翼龙就可以开始通往天际了。风神翼龙的滑翔能力依赖于一种叫做“风力载荷”的特征,即动物的翅膀面积与体重的比率。现代最好的滑翔机设计为每下降1米前进4米,巨大的翼龙可能比它出色得多。而且风神翼龙还具有缓慢减速下降的能力,同时它们也能够获得上升气流并快速地冲上云霄。

伴随着风神翼龙巨大的翅膀所给予的上升力,一阵轻风便足以让它起飞。当遇到合适的上升气流,风神翼龙只要稍稍调整一下翅膀,或许就可以飞越500千米。那么,海岸线外400千米的距离对风神翼龙而言确实是小菜一碟。近海的低空气流会受到海岸线的阻隔,通常比高空气流来得缓慢,风神翼龙可以在两层气流间做螺旋形的飘举和滑翔,几个小时不用扇动翅膀。

风神翼龙的生活方式应该类似于现生的信天翁。信天翁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空中,任凭风来吹送,它们能在46天左右的时间里至少绕地球飞行一周。信天翁滑翔的时候,能巧妙地利用气流的变化。如果上升气流较弱,它会俯冲向下,加快飞行的速度。如果高度下降,它又会迎风爬升。海面上狂风怒吼、巨浪滔天的时候,信天翁却飞得安逸自在。它在飞翔中把腿伸开或者闭合脚蹼,像舵一样自如地改变飞行方向。可以说,它们随便兜一个圈子,那就是两三千米,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能横扫113千米的海面。

尽情放飞我们的想象力吧,在一个好天气里,一只风神翼龙只要扇一下翅膀,或许就可以飞越数百千米!在那之前,从那以后,地球上再也没出现过如此完美的滑翔者,清风于翼下,遨游苍宇,巡视全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