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各种鹅儿挣扎在养殖场中,或生活在竹笼里,或逃窜于田野间,除了人类或野兽的刀叉利齿之外,它们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危险。它们在瘦身后可以远距离飞行,这也是现生鸟类中的雁形目(Anseriformes)的通性,这类动物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鸭、潜鸭、天鹅、各种雁类,等等。
但古生物的世界往往出人意料,你一定不会想到雁形目在新生代早期还出现过一种极其恐怖的巨鸟。不知道小鹅们聚会的时候会不会握紧拳头,悄悄地说:“我们有一个口述的史实,我族在百万年前,有过巨大的斗士,那时候,什么人类的祖先啊,都是浮云。”另一个接着说:“可不是,屠那些人类的祖先,就像切菜一样!”
它们口中“巨大的斗士”就是生活在早上新世(距今约530万年前)澳洲北部的雷啸鸟(Dromornis)。雷啸鸟属于雷啸鸟类(Dromornithidae),也叫“Mihirung bird”,这是土著语言中“巨型鸸鹋”的意思。雷啸鸟由欧文于1872年命名描述,根据化石估算,成年的雷啸鸟站立时身高超过3米,体重可达500千克。与此相对照的是,现今最大的鸟类——鸵鸟,成年个体一般身高2.7米,体重约156千克。
话说恐龙灭绝之后,隐忍了1.6亿年之久的哺乳动物终于借力革命成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不幸的是,革命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曾经称霸天下的恐龙仍然留下了一支后裔,那就是鸟类。这些后裔大部分飞向了天空,但也有一些留在了地面,继续扮演着陆地霸主的角色,雷啸鸟类就是其中一黑帮。
雷啸鸟类的演化主线就是翅膀缩小而体形增大,靠强健的双腿和尖利的嘴喙在平原上纵横驰骋。与如今的非洲鸵鸟相比,它们的腿更粗,翅膀缩小到了可笑的程度。翅膀面积缩小有利于减轻身体前部的重量,并把这部分重量留给巨大的头颅,这走的几乎是当年暴龙类演化的老路。
虽然发现雷啸鸟类已经很多年了,但关于其行为及生活习性,仍旧迷雾重重。其中争议最多的就是它的食性。这也是我们这道菜的关键。如果雷啸鸟类都是肉食性的,那么其肝就难以类比鹅肝了。
不过,自打被发现起,几乎没人去质疑包括雷啸鸟类在内的所有大型不飞鸟都是肉食性动物这个观点。这是因为鸟类与哺乳类不同,它们不能咀嚼它们嘴里的食物,所以素食鸟类虽然可能演化出大的喙部,却没有必要演化出庞大的头部,更不会拥有强大的颌部肌肉。因为一个较大的头及强有力的喙,对素食性鸟类觅食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判断这些大型陆栖鸟类的生态习性的关键,不是仅仅分析它们的头部与身体结构,而是应研究它们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对于不飞鸟类来说,没有什么植物是适合它们的,因为它们的头部实在太大,强大的颌部肌肉更是毫无用处。我们可以对比一些大型素食或杂食陆栖鸟类,例如灭绝不久的恐鸟(Dinornis)、现生的鸵鸟(Struthio)、鸸鹋(Dromaius)和鹤鸵(Casuarius,俗称食火鸡)等,它们无一例外,都长着较小的头部和灵活的颈部。
不过,以上的观点在今日看来,并不能包揽所有的不飞鸟类,因为不同的不飞鸟类差异性较大。雷啸鸟类在不飞鸟诸多类群中,存在植食成员的可能性最大。1998年,澳洲古生物学者穆雷(Peter Murray)和蒙基雷恩(Dirk Megirian)的研究显示,雷啸鸟类事实上更接近于鹅、鸭子和其他的水禽。整体上,缺乏钩状喙,脚趾无钩爪,有胃石,群体生活,视线无法重叠(这种鸟的双眼不像一般肉食动物那样长在正前方,而是分别长在头的两侧,难以锁定要捕捉的对象),这五个事实都是证明雷啸鸟类是植食性动物极为有利的证据。
有学者甚至表示,雷啸鸟类中长有大嘴的雷啸鸟、牯鸟(Bullockornis),它们的大嘴很可能主要用于群体间的复杂社交行为。雷啸鸟类中,生活在迄今5万年前更新世的牛顿颌鸟(Genyornis newtoni)身高近2米,与其近亲牯鸟相比,牛顿颌鸟拥有占其身体比例非常小的头部,颈部也类似于食火鸡,不少学者倾向于将其归为植食性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