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概念(2)

自1920年至1960年间,“经典好莱坞”与德莱叶是主流与边缘的真实写照。横贯德莱叶50年的职业生涯,美国电影的叙事和风格是不容辩驳的“正统”。

我所说的“经典好莱坞”是一种创作模式而非对批量电影的归纳,即众多电影可能会分享一些类型化的特色,但没有哪部电影能超越一切、成为类型本身。“经典好莱坞”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涉及影片、编剧,甚至整个制片厂体系。这一模式对电影的叙事和空间表达有严格的约束,就像古典主义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绘画,作品背后有一套严谨的形式和规范。

正是这套“规范”,让我们可以看清德莱叶的“出格”,以及,他的出格与规范之间的微妙关联。德莱叶晚期的作品中,经典好莱坞的风格根植其中—在《圣女贞德的激情》里是与人视野相当的分镜,在《吸血鬼》中是缓缓扫过版画的慢镜头,《诺言》中英格复生那刻的剪辑,以及《盖特尔德》里的舞会段落—这些影像是古典的,老派的,它们以一种既和谐又突兀的姿态出现,使得整部作品带上了挣扎的色彩。

形式

当然,仅仅指出“越轨”是不够的,不破不立,破坏后的建设才是最重要的。小津和塔蒂都抛弃了传统的180度剪辑,但这二人创造了迥异的,充满活力和戏剧张力的风格。

如前文提及,形式主义主张关注“形式的系统”,关注系统中的缝隙和断点。这便意味着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在电影美学中,形式是内容的一部分,形式构成内容。这一点成为分析德莱叶电影的关键。

在观看德莱叶的电影时,我们经常会感到他的作品自成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是如何构筑而成的?我想这主要源自以下三方面。

1. 逻辑。电影叙事总是强调逻辑:层递式的蝴蝶效应,思辨的推论,或情感剧中改变了命运的偶然与瞬间。然而这任何一种逻辑,在德莱叶的电影里失效了—在叙事的进程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是谁的?是谁让故事这样而不是那样地进展下去?是角色?是社会?还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孰是因?孰是果?整个事件如何起承转合?以及,摄影机的移动,场景布置,剪辑和声效怎样共同营造出一个自成一体的故事逻辑?当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得承认德莱叶电影里的混沌逻辑,他的叙述是反线性的,一桩接着一桩的事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是随机的,偶发的,只能归于超自然或神力。那是梦呓般的心理轨迹,简约且抽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