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6)

2001年,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胜利实现国有企业三年解困。这确实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如果有所反思,那就是对国企改革和解困的政策上先出台兼并破产,四年后才出台“债转股”,显得失序。因而在鼓励兼并当中,使得一些本来资本就不多的优势企业,在兼并了劣势企业之后,增加了负债比重,明显降低了实力。回过头来看,如果在1996年就推广上海星火纸浆厂破产和解重组的试点方案,把“债转股”的出台时间提前四五年,并以鼓励兼并作为它的配套措施,可能成就会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卫国论重整制度法学研究,1996(1)

2周小川重建与再生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3周小川在“经济学50人论坛”的讲话——谈银行不良资产证券之星,20041207

4曹尔阶“债转股”:中国重新认识资本国际航空报,19990823

5曹尔阶“债转股”的特殊贡献金融时报,19991113

6曹尔阶再谈“债转股”的特殊贡献金融时报,20000311

7曹尔阶“债转股”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上海投资,2000(1)

8曹尔阶债转股:非公经济的进入机遇北京经济报,19991212

9曹尔阶“债转股”功不可没北京经济报,20000818

10曹尔阶磨刀不误砍柴工北京经济报,20010209

11曹尔阶资产重组的新机遇经济日报,20010219

第八章  非公经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中国,提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年广九的“傻子瓜子”是一个绝对无法绕开的话题。年广九是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第一商贩”,是正宗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代表人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曾有三次谈话,保护了当时颇受争议的年广九。这三次谈话不仅改变了年广九的个人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第一代个体私营经济的整体命运。

年广九早年因迫于生计,在1963年就悄悄地跑到江西贩卖板栗。当时的小商小贩一概属于“资本主义尾巴”,被认为是犯法,由此被判投机倒把罪坐了一年牢。1972年,他开始炒瓜子、卖瓜子,五分钱一小包,在剧院门口或沿街叫卖,政府的“打投办”没有少对他“关注”。他的瓜子味道好、价钱低,在芜湖小有名气。别人买了瓜子,总会问:这够秤么?他就马上给人家添抓一大把瓜子。因此被买瓜子的人称作“傻子”。后来他索性起名 “傻子瓜子”,白天摆摊,晚上数钱,生意越做越好。到了1978年,年广九已经成了“万元户”。197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月工资才56元。全国八亿农民每人的年平均收入仅有76元,其中有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当时农民年平均口粮不到300斤毛粮。相比之下,年广九靠炒瓜子卖出了个“万元户”,怎么能不引起社会的非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