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5)

剧画诞生

但是,手塚绘画到了1960年代,到底开始让人感到陈腐了。一度新鲜洋气的夸张表情被视为太孩子气、太做作。

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背景是,迄今为止作为漫画最大消费群的团块世代一起迎来了青春期。我自己就位于团块世代的末梢。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漫画还属于上了中学就应该告别的东西。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一批被称作剧画的漫画作品。剧画中有很多作品面向渴望成熟的年轻人,它的线条不再是手塚式圆乎乎的线条,而是用G笔画成的粗犷而有气势的线条。白土三平、斋藤隆夫等漫画家就属此列。人数众多的团块世代购买层接受了剧画的洗礼,在他们的支持下,新的漫画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出来。

其结果就是,被称作剧画的漫画作品群的出现,造就出一个面向青年的漫画市场。我认为这就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后半期的第二次漫画革命。

这以后的日本漫画,通过青年漫画的发展、少女漫画的成长以及漫画各领域的相互影响,逐步获得了今天的巨大市场。简而言之,日本漫画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面向小学生、初·高中生、大学生、社会人士,其中又分成男性、女性、或者白领女性、刚有孩子的年轻家长等等逐一细化的市场。而这一切的最初契机,就在于剧画和少女漫画的成功。可以说手塚的故事创作方法被剧画、少女漫画继承之后,又在变革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骷髅为什么面无表情?

下面就请出剧画的代表作家斋藤隆夫的《骷髅十三》(ゴルゴ13,1969年至今)登场吧。《骷髅十三》是剧画作为成人漫画取得成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它描绘了用手塚式线条无法描绘的世界。这是一部以感情内敛的冷面杀手为主人公,并且以真实事件为素材的现实性娱乐作品。

主人公骷髅是一个做事像机器一样准确无误的手艺人(阻击手),心态极为冷静 [图3-4]。即使对手是世界大国的领导人也毫不畏怯,反令他们恐惧。主人公的这种形象深深地打动了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日本人——尽管总算完成了经济高速增长,但他们仍然抱着在国际上还处于二流三流这样的自卑感。这与手塚洋味十足的漫画人物,让人对欧美产生直接了当的憧憬,形成了鲜明对照。

如同作品中对骷髅的出生含糊其辞一样,骷髅的脸被画得既像东方人又不像东方人。而尤为特别的是,尽管他超常活跃,却始终面无表情。这张脸如果做出手塚漫画人物般的夸张表情,会非常怪异[图3-5]。不是不能画,但因为骷髅的脸部造型总是固定成一副严肃的样子,如果那样画,看上去会非常奇怪。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明白,随着眉毛的倾斜度、眼睛的大小、嘴的形状不同,漫画的表情会发生变化。

再看一个不像是骷髅的场景[图3-6]。请和[图3-4]中就连子弹飞来都若无其事、不吭一声的骷髅做一下比较。骷髅在心里不停地自言自语。首先,啰唆这一点就很不像骷髅。其次,他用了“我”这样的主语,也给人格格不入的感觉。因为大家认为骷髅是不会有这种以自己为主语絮叨个没完的心理活动的,所以这个场景看起来很怪。事实上这是发表在1969年极早期作品里的一个场景。也就是说,骷髅是在后来才成长为一个没有内心情感的冷面漫画人物的。

骷髅冷漠且面无表情的形象塑造,既是对在欧美世界表情被说成很难读懂的日本人的夸张,同时也是对在欧美人面前总是不由自主地陪上笑脸,态度奴颜卑屈的日本人扭曲心理的反动。也许日本人下意识地希望自己面对欧美人时,能够像骷髅一样冷漠、强硬、面无表情。

从刚才所说的临摹反过来考虑,那些冷漠强硬的印象正来自细长的眼睛、眉间总是堆积着皱纹的粗眉毛、紧紧抿着的嘴这些几乎不作任何情感变化的地方。而且,这么一张表情固定不变的脸,临摹起来也是相对轻松的。

适合集体作业的一张脸

外行人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线条繁多的骷髅临摹起来一定要比手塚相对单纯的画困难,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凭借G笔的特性,这张脸画起来毫不费力。

说得极端一点,谁都有能力临摹这张脸。实际上在《骷髅十三》连载的27年当中,就有许多人画过骷髅。严格地看,这张脸的变化很大。斋藤隆夫很早就开始运用美国漫画那种集体分工流水作业的方式来绘制作品。他的画即使是分工来画,也会出来画风统一的感觉。剧本、分格、人物、背景等,每个过程都是职业画手分工完成的。总而言之,这是批量生产高密度娱乐作品的方法,与手塚漫画自始至终就靠个人的才能和画功形成鲜明对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