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6)

少年黄万里

唐山交大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几所老资格的工科大学之一。它有官费支撑,学生待遇好,毕业后马上能就业,而且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都比较高,因此招生录取成绩常在清华之上。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旅美科学家林同炎,以及后来的张维、周惠久等四十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都毕业于这所大学。茅以升曾五度在这里任教。学校老师长期以回国留学生为骨干,阵容十分齐整。

读唐山交大时,黄万里是全班年纪最小的学生,1932年12月19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还不满二十二周岁。他的三篇毕业论文是用英文撰写的《钢筋混凝土拱桥二次应力设计法》、《铆钉接头中各铆钉应力推算法》、《混凝土沙石配合最大容重决定强度论》。这三篇富有创见的论文由茅以升审定作序,由学校出版。

从小学到大学,黄万里有幸得到良好的教育,为他日后的深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晚年他在《自述》中说:“在中学大学皆幸得名师亲切指导,无论中文、英文、数学、物理皆以最优成绩毕业。至今我感恩各位老师为我逐句改正作文时热烈爱护的负责精神,学生将没齿不忘。”

“以拯农为己志”,赴美国学水利

黄万里毕业后来到杭江铁路,任见习工程师,参加杭江铁路江山港铁路桥的建设。当时,桥梁工程师很受人尊敬,收入也不错。黄万里住在工地,不但做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主动“为工人代管伙食,以保护从农人转来做工的可爱的农民不受工头的剥削”。他亲自做沉箱、打汽桩,曾连守工地二十七小时,“为众工师所钦爱”。但他不满足于牛刀小试,而是想得更远,希望能到更高端的地方去学习,去充实自己。1933年他考取官费留美,专业改成了水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