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护理者要学着适应这种“不适应”。我们的任务不是发现一句神奇的口诀,一说给病人听,他们就不会再有这种情绪了。给他们许可,让他们发泄,身体上的或者语言上的都可以,真正聆听他们,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另外,据很多临终的人们说,他们总能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知道你的感受。”其实,这句话对他们一点帮助都没有。首先,这显然不是真话。多数人没有过这种经历,他们怎么能知道这种感受呢?听到这样的话,总让病人感觉你是在敷衍。
我们究竟该怎么帮助那些存有负面情绪的人们呢?如果这个问题是想问“如何让他们不再有这种情绪呢”的话,那么这个问题更多地表达的是我们对这种情绪的反感,并希望事情能早点结束,而不是真正帮助那些病人。我们该注意两件事情:(1)局外人不可能让当事人真正感觉好起来。(2)本段开始的那个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对。临终的人们将自始至终活在这些情绪当中,他们只要活着就必然要经历很多感受。如果我们能够认同这些情绪,承认这些情绪在那种情况下产生是很正常的,并乐于与病人分享这些情绪,才是最好的帮助。
我们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供人们套用。最有效的帮助就是用心倾听他们,认真对待他们的感受,而不是敷衍。如果护理人员能够关闭自己的内心独白,不再寻找所谓“正确的”回答,而只是充满同情的倾听,就足够了。因为这种无声的表达其实就是在向病床上的那个人大声而清晰地说:“你对我很重要,你和你所有的感受都是那么的真实,它们同样对我很重要!”我们也要听听病人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他们需要什么。同情心让我们可以理解和感同身受。同情与怜悯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怜悯的人通常是居高临下的,有距离感的。加菲尔德在几年前写道:“对身患绝症的患者所做的心理治疗,最大的障碍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专业人士将自己与‘他们’分得太清楚。”
还有一种很有效的帮助就是触摸病人。有些人会对这种身体接触感到不适应。哈尔曾在他的“空间关系学”的研究中说过,这种人在自己周围维持一个相当大的个人空间,他们不欢迎其他人闯入这个私人空间。但是疾病可能会打破隔阂。比如说,按摩就对身心有益。朋友或者亲人触摸病人的手腕或者胳膊、握手或者拥抱对病人都是非常好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人和人的观念不同,所以人们一定要尊重患者的习惯和意愿。但是对很多病人来说,温柔的触摸对心灵是绝对有好处的。
无论我们是不是专业的护理人员,我们都可以帮助病人完成一些心理辅助治疗。如果有些方面涉及更深的知识,那么请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有帮助的。同样,如果临终的人伴随着有临床抑郁,精神错乱,或者某种特殊形式的精神疾病,我们呼吁那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们来施予帮助。毕竟,要想让病人在生命最后阶段在各方面都能得到照顾,单靠某一项专业知识或者某种护理模式都是不成功的。
对抗死亡的行为本身不会让患者产生要自杀的心理问题。所以,斯特德福德认为,照顾病患时,“心理治疗并不是必要的;相反,尊重病人,乐于听从他们的决定,而不是引导他们,才是必要的。具备一定的死亡心理学知识,和对死亡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样必要”。最终,当我们能够接受生命的有限性,能够接受人生重大的失去时,我们就可以很好的帮助临终的人们了。能否全面地照顾患者和家人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这种照顾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