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改善人们的生活。如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生存,而是如何好好生活。”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强大和脆弱,以及生命是有限的。
第二个目的是指导人们与社会进行有效的交流,让他们知道社会上有一系列的关于临终关怀、葬礼事务以及纪念仪式等服务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第三个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他们作为公民的社会作用,通过这个途径让他们了解事前指示医疗决定(在病人自己不能表达意愿时,立下的事前指示就成了医护决定的书面指示)、协助自杀、安乐死、器官捐献等重要的社会问题。
第四个目的是为医护工作人员和相关咨询人员提供专业知识。
第五个目的是提高人们在面临难关时的沟通能力。对很多人来说,在面临生死难关时,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第六个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在人生旅程中,这些常常讳莫如深的话题其实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通过死亡教育,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关于“生”的道理
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试着问问自己会从这里学到什么?学到生活的哪些道理?而对于写成本书的我们来说,这项研究让我们渐渐明白生与死是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的。这也就是本书的主旨:谈论死亡的话题其实就是在教会我们如何生活。
比如说,了解死亡就提醒了我们生命是有限的,这种意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尽管我们有能力控制许多事情,但也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还有一些事情,我们可以加以控制,但又不能完全掌控。
随着学习,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情况:没有谁能代替谁去体验死亡,或者体会那份切肤之痛。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人是不能离开社会的,任何经历都不能让他们彻底脱离与其他人的关系。所以,人的生与死不仅仅事关个人,也是社会共同的事情。
尽管我们十分避讳,不愿去想人是会死的,但正是生和死才组成了我们脆弱的生命,让我们尝到痛苦的滋味,最终成就完整的生命。死亡教育让我们相信生命的脆弱不等于无助。大多数人有很强的应对能力并能奇迹般地重新振作起来,甚至有一些人在面对死亡的极限挑战时表现得令人赞叹。所以说,人,一直行走在脆弱与振作的交替之中。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看,我们关于死亡相关课题的研究是在不断揭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同时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有一个人在生命结束的前夕成立了一个组织叫“把握今天”。他含蓄地建议我们都应该马上行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短暂却美好的生活,得以真正把握住每一天。当死亡开始向生命宣战的时候,人们会努力寻找激励,或者宗教,或者哲学,在其中确立坚持下去的意义。所以说,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意义,无论是对普通人,还是那些正在与死亡抗争的人们来说都太重要了。
我们探讨这些具体的主题是因为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将时不时地看到与这些主题相关的内容。随着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你可以透过我们的研究的表面,将问题的本质看得更加透彻。基于此考虑,这四个主题(人类对事物的控制能力及其局限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生命的脆弱与振作;生活的质量与生命的意义)贯穿本书。你可以就本书的某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反思,并提出研究课题。
戈登·奥尔波特曾经说过,在某些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很相似,而某些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像其他一部分人,还有一些方面我们每个人各不相似。研究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帮助我们理清这几个问题:整体、个体、独特的个体。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个体:当代美国死亡问题研究。
人类一直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的框架之中。任何个体或者某个群体的特质都不能代表整个社会。在美国有些特殊群体对待生与死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要讨论的内容既有美国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认识框架,也有存在于这个大框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种族差异的例子。
人们同时也必然生活在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比如,当代美国人对待死亡的经验模式与他们的先辈们就有所不同。当然,生活在其他国家的人们也与美国人民的情况有所不同,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
现在让我们看看组成这种经验模式的三个主要因素:
●与死亡有关的经历
●对待死亡的看法
●对待死亡的做法
如果把人们的在这方面的经历作为一个整体的话,那么这三个因素是组成这个整体三个具体方面。在人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的际遇、生活态度和行为相互交织、紧密关联。我们之所以要分开叙述,只是为了方便对三个因素进行独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