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猛蚁:大辐射(15)

在每个族群中,由于只有一个个体会保留它的胞芽,并且只有具有胞芽的雌蚁才能求偶和交尾,因此双刺猛蚁的社会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尽管如此,当缺乏有性工蚁时,没有胞芽的工蚁也能够生育并产下单倍体卵,而在有性工蚁存在时,这种现象很少发生。行为分析显示只有那些没有与有性工蚁密切接触的工蚁才会变得具有攻击性,并发育成具有完全成熟的卵母细胞的卵巢。有性工蚁的信号显然具有极低的挥发度,它只能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来传递。

双刺猛蚁的生命周期符合研究者们对社会进化的遗传理论的推断。由于处女工蚁与有性工蚁具有相同的卵巢能力,我们可能会预测在这种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社会中,有性工蚁和工蚁之间会发生生产上的冲突。而事实恰恰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有性工蚁存在,工蚁就会自动控制自身的产卵。即使给予工蚁机会,使其避免与有性工蚁直接接触因而可以逃避可能的监督时,它们通常也不会产卵。在拥有有性工蚁的双刺猛蚁族群中,被毁损的处女工蚁很少试图产卵。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有性工蚁通常会从产卵的工蚁那里强行将卵抢走并吃掉,而冒犯者会试图抵抗或逃跑。只有当族群罕有地庞大,少数几个工蚁产的卵会逃避有性工蚁的监督并发育成为雄蚁。

就绝大部分而言,双刺猛蚁的有性工蚁可以用信号传达自己的决定,从而监督工蚁的生殖。如果有性工蚁的监督是有效的,工蚁所产的卵就很少有生存的机会。由于工蚁产卵是一种能量上的浪费,对族群的生殖效率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族群水平的选择将使工蚁对有性工蚁的信号作出反应,从而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监督)。有人认为在一夫一妻制的完全社会性的膜翅目昆虫中,只要职虫造成的雄性的生产将族群生产率降低20%以上,职虫的自我监督就可以通过亲缘选择而进化。然而,当职虫相互监督产卵行为时,职虫生殖的一个更小的成本(将族群生产率降低4.4%)就足以导致族群水平的选择,该选择有利于抑制职虫的生殖。确实,实验证据表明当族群中存在有性工蚁时,双刺猛蚁的工蚁就会对其他工蚁产卵实施监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