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一次上市:1973-1989年(7)

20世纪80年代,利丰形成新一代的专业化管理层。在公司行政架构中,除了利丰董事总经理冯国经、利丰置业董事总经理冯国纶兄弟外,还有利丰贸易董事总经理黄子奇、利丰贸易杂货部经理冯国康、利丰贸易成衣部经理周永康及张江静怡、利丰贸易玩具及文具部经理陈浚霖(当时名为陈吉立)、利丰置业董事李永康、利信经理关绮雪、利佳成衣董事总经理许功化、名高集运董事总经理顾安琦、环宇贸易董事总经理刘启昆、利丰财务经理刘不凡、利丰(台湾)董事总经理高国胜等。其中,黄子奇曾长期在香港政府多个部门任职,包括布政司署、民政司署、劳工署及邮政署,出任过邮政署署长,具有丰富的行政经验。黄子奇于1980年退休后加入利丰,出任利丰贸易董事总经理以及利丰多家附属公司董事。不过,1994年,黄子奇因利丰未履行承诺支付相关的薪金福利而与冯氏家族闹上法庭,一度与冯国经对簿公堂,双方曾有激烈争辩。最后,利丰赔偿约90万港元予黄子奇而了结案件。

利丰新一代高级行政人员,均受过专业或大学教育,冯国经、冯国纶、陈吉立、刘不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冯国经、冯国纶兄弟都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精通西方先进的工商管理。1972年加入利丰的陈浚霖,持有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具有丰富的耐用品销售经验。1981年加入利丰的刘不凡,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持有物理学学士学位,是英格兰及韦尔斯特许会计师学会会员。受过西方工商管理教育的新一代企业经理的接任,令利丰这一传统的家族式公司,进入了一个锐意开拓的新时期。

1982年利丰创办75周年之际,利丰决定设立利丰工商管理公开讲座基金,赞助一个每年一次的公开讲座计划,该计划与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合办。由于聘请的讲者均为世界各地的工商界权威,或在某方面具有相当成就及地位的专家,其主题须对香港工商业发展之日趋多元化作有建设性的贡献,外界对讲座的开办反应热烈。该基金的设立,反映了利丰新管理层对提高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重视。

1978年,冯国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被问到作为一个接受西方教育并深受美国思维方式影响的中国青年人,会否感觉难以适应香港传统的商业社会,他回答:“无可否认,我们有时的确存在意见分歧。但我必须强调,在利丰董事局,其中包括外聘的资深董事和三位家族成员,都能敏于接受新思想。我从不会强迫任何人立即接纳一个新概念,反之,我会采取较温和与渐进的态度。但有时我父亲认为某些新建议只能纸上谈兵,而不易付诸实行,我亦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因为他在这行业已积累了40余年的经验。”不过,冯国经同时强调指出,利丰的行政人员亦认为一个机构应随着时代转变,从前奏效的政策和措施,应作适应的调整。原因是利丰已成为一家公共上市公司。

上市5年来,利丰发生了静悄悄的革命,公司的管理制度从老板一人说了算的旧式商号模式(OneBoss/EmployeesSystem)逐渐转变为现代经理负责制度(TheProperManagementHierarchy)。公司员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972年公司上市前,利丰的员工全部没有大学学历,但到1978年,利丰120名职员中已有约20位大学毕业生,企业经理层均受过专业或大学教育,具有先进的工商管理知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