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一次上市:1973-1989年(6)

利丰招股期间,恰逢香港股市危机爆发。1973年3月12日,合和实业被发现假股票,证券交易所要求暂停公司股票买卖。消息传出,市民担心所持股票成为废纸,纷纷抛售手中股票,加上遇到利率上调及银根收紧,恒生指数遂由高位急速滑落,至月底跌至1301.13点。1973年底,恒生指数跌至433.68点,比最高峰时下跌75%以上。不过,利丰上市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冲击。1973年4月17日,利丰挂牌上市。当时适值香港股市攀过高峰后的狂泻阶段,冯国纶曾被记者问及利丰上市有否受到股市下跌的影响,他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强调利丰获113倍的超额认购。利丰上市后,冯氏家族持有利丰的股权,从发售前的99.92%减至74.92%,其中,冯慕英、冯汉柱分别持有9.29%,李冯丽华持有8%,冯柏燎的遗产持有14.99%(见表3-1)。

从旧式家族经营转向现代化专业化管理

利丰上市前后,着手建立新的经营管理制度,包括成立新董事局、筹组专业化的管理班子。

上市后,利丰企业组织制度的第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公司董事会走向公众化。1978年2月,利丰(贸易)有限公司主席冯国经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我认为这个决定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公司的持续发展,现行的董事会结构取代原有的密不透风的家族结构势在必行。”新董事局中,冯氏家族有3位成员,分别是冯慕英、冯汉柱及李冯丽华,冯慕英出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冯汉柱出任董事总经理。李冯丽华自1945年起已加入利丰董事局,并一直任行政董事,这次亦不例外。1975年2月4日,冯慕英病逝,由冯汉柱兼任董事局主席及董事总经理。同年4月,冯汉兴加入董事局,填补冯慕英逝世后冯氏家族所留下的空缺。冯氏家族核心成员仍然主导利丰的发展。

新董事局邀请了香港两名显赫社会人士——罗理基爵士(TheHonSirAlberRodrigues)和张奥伟爵士(TheHonSirOswaldCheung)加盟。罗理基爵士是香港首席内科医生,曾任行政局首席议员,并出任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66年被英国封为爵士。张奥伟爵士是香港著名大律师,曾任行政局及立法局首席议员,1976年获颁英帝国司令勋章(CBE)。其后,克里·圣约翰斯顿爵士(SirKerryStJohnston)、安东尼·海沃德爵士(SirAnthonyHayward)等先后加盟利丰董事局。他们的加盟加强了外界对公司运作的监督,提高了利丰的知名度及企业形象。董事局之下,新管理层由冯汉柱领导,并委任何赤刚为集团总经理。何赤刚曾长期担任万国宝通银行经理,在财务及银行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经验。他早年在广州分行任高级职员时已认识冯柏燎,与冯氏家族几代人有着深厚交情。1968年何赤刚退休后加入利丰,翌年出任利丰经理。1976年,何赤刚被委任为利丰财务及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主要负责集团附属公司在财务方面的业务。

70年代中期以后,冯汉柱逐渐退居幕后,专注于其喜爱的传统商品,如烟花、爆竹等产品的出口业务,利丰的实际行政工作转由冯国经和冯国纶具体负责。1977年,冯国经被委任为利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981年,冯国经加入利丰董事局,接替冯汉柱出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冯国纶于1975年被委任为利丰三家主要附属公司的董事,包括利丰(贸易)有限公司、利丰置业有限公司和利丰财务投资有限公司,1982年出任利丰置业董事总经理。1986年,冯国纶接替冯国经出任利丰董事总经理,兼任行政总裁。随着冯国经、冯国纶兄弟的接任,利丰的管理权顺利从冯氏家族第二代转移到第三代手中。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