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战略转移:利丰在香港早期的发展(9)

冯汉柱回忆说:

那是一场悲剧。我们唯有动用手头仅有的少量现金。那几年,我们本来可以赚到大钱的。银行起初只肯接受我们的个人信贷,直至一年之后,银行发现李先生所声称的是没有凭据的,才让利丰恢复了正常的财政运作。终于,李先生答应将他所有的股份卖给冯氏,彼此之间的矛盾也就结束了。李先生因为对新、老两代之间的代沟问题缺乏了解,导致出现了风波,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1946年10月1日,李道明将所持的利丰有限公司300股股份出售给冯氏家庭成员,并签署文件,宣布他于退休后跟利丰断绝一切关系的意愿。李道明在战后初期匆忙出售利丰股份,诚为可惜。这不仅使他放弃了一宗大有前景的生意,也宣告了冯、李两家长达40年的深厚商业合作关系结束。两家拆伙后,冯氏家族并没有更换公司名称。这种做法在国外并不常见。香港著名的英资洋行太古公司,1867年在上海创办时,公司英文名称为Butterfield&SwireCo.,以反映巴特菲尔德和施怀雅两个家族的合作关系。后来,巴特菲尔德家族退出公司,公司英文名称改为JohnSwire&SonsLtd。不过,冯氏家族并没有这样做。对一家传统的华人企业来说,利丰是一个相当吉利的名称:“利”即利润,“丰”即丰盛。更换公司名称只会加重利丰当时面对的压力,况且,冯氏也不希望将这件事情公开。

在经历了李道明退股的创伤后,利丰的业务逐渐恢复。不过,利丰经营的产品却开始发生变化。例如,利丰再不能依赖竹竿的订单,因为美国已经发明塑料来取代竹竿了。利丰对中国陶瓷的依赖也逐步减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瓷器产品的质量下降。冯汉柱还记得,他父亲在1910年曾经到过中国陶瓷制造业的心脏——江西景德镇,试图向当地工人介绍一种更佳的调节炉火方法,利用温度计来调节温度。但工匠们却对他们的传统制造方法感到十分自豪,并加以维护,自然拒绝冯柏燎提出的新方法。在国外,这一行业已转为大规模生产,不再注重设计的独特或手工的完美。当然,景德镇的陶瓷在国际上仍享有崇高的声誉,但需求量逐步下降,利丰只好因应形势发展逐渐减少对各省窑瓷的依赖。不过,战后利丰经营的上百种货品中,仍然包括竹器、藤具等手工艺品和陶瓷。

1949年,利丰广州分行结业,冯慕英、李冯丽华以及广州利丰的全体员工来到香港,加入香港利丰总公司。据1943年在广州中学毕业后即加入利丰、在公司从事了53年会计工作的钟学美女士回忆,香港利丰已发展成为一家有数十名职员的贸易公司,在中环皇后大道中公主行租有三层写字楼,在九龙有几个货仓,主要经营竹器、藤器家具、中国土特产品如象牙、爆竹等,主要卖给美国,货源则大多来自香港本地,生意比广州时代还要好。她说:“当时利丰经营出口生意以中国手工艺为主,其中藤器出口占香港藤器出口的三分之二,每次一落货,仓库附近整条街都堆满藤椅藤具,使马路十分挤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