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周恩来(25)

电报说:“我们拟仍攻锦州,只要我们经过充分准备,然后发起总攻,仍有歼灭锦敌之可能,至少能歼敌一部。目前如回头攻长春,则太费时间,即令不攻长春,该敌亦必自动突围,我能收复长春,并能歼敌一部。”

电报是3日上午9时签发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军委领导同志看到,已是4日凌晨1时半。在这之前,由毛泽东拟稿于3日下午5时和7时,接连发来的两封电报,批评回师长春的错误想法,分析打锦州的有利条件,要求迅速打下锦州,只要打下锦州,便取得战役上的主动权,迁延过久,有处于被动地位之危险。

刘亚楼看了军委来电后说:“果然挨批了!罗政委的意见还是正确的,幸亏又发了电报。”

由于罗荣桓的及时劝阻和毛泽东、周恩来的批评,林彪坚定了攻锦州的信心,立即指挥攻击部队勇猛冲杀,打援部队顽强堵击,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我军于10月18日解放锦州,歼敌12万人。

锦州解放后,周恩来立即起草了中央贺电,这次贺电与往常的贺电不同,往常都用中央军委的名义,这次用的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可见中央对首先攻击锦州和取得锦州作战胜利的重视。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使东北战局发生了急剧变化。10月15日,蒋介石再次飞抵沈阳,严令长春守军向沈阳突围。长春守军中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17日起义,使我军控制了长春东城,接着新7军官兵也纷纷投诚。18日,周恩来起草中央军委致东北局并林彪、罗荣桓电,要他们对曾泽生“开会表示欢迎”。19日,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长春和平解放。

10月18日蒋介石第三次飞到沈阳时,部署了“总退却”。他确定,主力廖耀湘部夺取锦州,打开通往关内大门,另以一部抢占营口,以待廖耀湘攻锦州受阻时,从营口上船由海上撤退。

10月20日,周恩来起草中共中央致东北局等电,提醒林彪等“必须估计到沈阳敌人在受锦州、长春两处惨重失败的打击下,有选择依现态势西退或转向营口由海路撤退的两种可能,如此两种可能均告失败或无法实现,则只有退集沈阳,依靠空运撤退一部”。

这封电报,对敌情估计十分准确。辽沈战役后一段的发展,与这封电报的估计完全一致。

廖耀湘兵团在接到蒋介石指令后,即向锦州方向出动。人民解放军于10月20日下达了全歼东北敌军的政治动员令,在黑山、大虎山组织了强有力的阻击,并乘敌混乱展开大规模的围歼战。28日拂晓,全歼廖耀湘兵团5个军、12个师及特种兵部队共10万人,包括号称蒋介石“五大主力”的新1军主力和新6军全部,俘虏廖耀湘,取得了辽沈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东北战场廖耀湘兵团被歼后,卫立煌匆忙从沈阳乘飞机而走,东北敌军已无招架之功。东北野战军分两路,一路解放沈阳,一路向营口急进,截敌退路。11月2日,沈阳解放。同一天,解放营口。至此,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和傅作义对于平津地区的守军是南下还是西撤举棋不定,明争暗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