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后记(1)

经济学教育的解毒剂

2008年秋的一个大风天,我在北大西南门摆下一桌鸿门宴,坐等一位出版人。手里攥着一份战书,那是我对一本中文译著的勘误表,准备好好跟他讨论一下这本另类的经典教材,这位特立独行的作者和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结果出人意料,我说的不是对方反客为主抢着买了单,而是他当即被说动,下决心投资源做一个更完美的新版。三年后的今天,终于轮到我被别人挑剔了。但对于刚拿起这本书翻到后记的读者们,我还是想先和你分享一下,这本书、这位作者为何能如此打动人心。

不套公式的经济学

据说作家轻易不让外人走进他的书房,为的是不让别人一眼看出他的思想源流。我所接触过的经济学家倒还好,但我知道他们中很多人,确实从阿尔钦到海恩的这条脉络受益良多。他们写专栏或发表政策建议的时候,很多精彩的思想和表述是有渊源的。我们可以像追星一样去追这些经济学家说什么,也可以静下心来自己学会那种思维方式。

这就是一本教授“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书,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来。传统的教材命名都围绕“经济学”(economics)本身,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等等;但这本书的书名中,“经济学”是作为一个定语,用来描述一种思维方式的。

强调应用,这让本书非常适合用于通识教育,特别是适合文史哲、法学、社会学等文科学生阅读,美国很多学校就是这么做的。不过书中的思想洞见,却丝毫不输于相关的专业著作,按作者收到的反馈,不少职业经济学者都能从中受益良多。

所以本书的编写也不同于“批量培养”所用的传统教材。有人批评学院派大家写的书,有助于搭建学科知识体系,奠定自身学术地位,却不太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这本书完全相反,掂一掂重量就能发现区别。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传统的经典教程,动辄砖头一样的大篇幅,买起来贵,背起来重,赶去上课的大学生中哪些是读经济的往往很好认。

但这本书从第十版开始就一直在精简内容,以便能在一个学期内讲完。它完全打破了“制式训练”的套路,以章节安排为例:一般教材都是先讲供给、需求,然后再讲市场均衡;而本书一开始就直指核心,强调交换与市场过程,体现出鲜明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特色。而且这本书读起来不累:每节总是先讲应用,至于概念定义,都在对例子的分析中穿插着交代。像外部性、汇率、博弈等内容都没有刻意单设章节,而是糅合在具体的问题中随缘点化。

不捣糨糊的经济学

一个名校的博士,在高校工作时不接项目不拼职称,几十年如一日,一直以讲师的身份专注于教学,而且还是教本科生而不是MBA——这样的人在中国大学里越来越少了,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最初的作者保罗?海恩就是这么一个人。虽然他远远没有其他做研究或政策的同行那么出名,但好的研究者不一定是好的教学者。后者要求对现实世界和经济理论同样熟悉,才能贴近现实、深入浅出,而这对于学院派的经济学家来说太花时间了。保罗?海恩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000多名学生,在他2000年去世前的这25年间,有学者评价其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此前,这一殊荣属于《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 Economics)的作者阿门?阿尔钦和威廉?艾伦的,保罗?海恩延续了他们的体系。与其他学派相比,他们更强调市场过程和鼓励合作的制度,强调分析要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一下子进入黑板上的优化方程。遗憾的是,正由于这一特点,这类教材以往被狭隘地归为制度经济学的“参考书目”,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有一类对经济学家的常见批评,说他们在作解释的时候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面面俱到却不知所云。保罗?海恩不是这样,他文风犀利,不捣糨糊。书中搜集了现实中的种种误解有的放矢,用作者的话来说,是在针对“似懂非懂的新闻媒体、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半瓶子晃的财经写手和只做预测的经济学家”提供解毒剂。对于话语权上的强者,他从来不和光同尘,直接剖析言辞包装下的那些利益考量,并与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进行交锋。

的确,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常常会颠覆民众的一般常识。不过对于社会中弱势的一方,作者从不以挑战民众的神经为乐,居高临下地宣扬“帝国主义式的经济学”。本书尽管吝惜篇幅,但行文论证大量是论辩式的,作者经常和“教室后面的那个声音”耐心讨论,条分缕析,让人口服心服,这种叙事修养也正是中国当前很多公共讨论中所欠缺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