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小孩,从认字教起,称为启蒙;承担启蒙教育的,是学塾;而初学所用的课本统称为蒙书或蒙学书。蒙学书是由周朝开始发展的,历史相当长,既是学塾的基本教材,因此流传十分广泛,《千字文》就是一例。这是一本家喻户晓的蒙学书,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曾经颁予它许多世界第一:“一本《千字文》从南北朝直到清末,流行了一千四五百年,成为世界上现存最早、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的优点和缺点》页55。见陆鸿基编《中国近世的教育发展》,华风书局,1983年。该文节录自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4年。中国人对《千字文》的烂熟程度,从用来作编号就知道了。像坊里、簿册、科举考试的号舍都是按千字文的“天地玄黄”顺次来排序,普遍得有如今日的数目字,所以俗语有谓“天字第一号”。《千字文》另一个令人折服之处,是一千个字没有一个重复。亦有指《千字文》中有一个絜字和洁(潔)字重复。这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做出的是“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这样美丽的文句,组成的是一篇文辞优雅、音节铿锵、条理分明、知识丰富、儿童读来琅琅上口的文章,前人在蒙学书上所费的心力,令人不禁惊叹。现在的教科书要没有重复字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至于《一千幼儿中文字》等书,只算是字典,并不是文章。《千字文》还有一个故事,它的作者是南朝梁代散骑常侍、给事中周兴嗣。据记载,周兴嗣有文才,应梁武帝之命,一夜把杂乱的一千个字编成押韵的文章,鬓发皆白。唐李绰《尚书故实》,转引自吴蒙《三字经百字姓千字文》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这个故事也透露出方块字特有的文字性质,否则文才纵使高如周兴嗣,也不能有这样的效果。
没有一个字相同的教科书
再见童年
张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