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阴谋 六(1)

6

第二天船开的时候,方品奇还倚在货堆旁酣睡,不久被一阵啾啾的鸟鸣声吵醒,张开双眼,环顾四周,立刻困意全消。

这是个晴朗的暮春天气,湛蓝的空中漂浮着大朵的白云,孔雀河两边草木葱茏,视野开阔。岸北的芦苇足有一人多高,摇曳生姿,宛若少女的腰肢。晓露初干的碧草像是被净水仔细洗涤过一样,映入眼帘,惬意舒畅,熨贴无比。虽已过了繁花似锦的季节,绿茵之间依然朱朱白白,芬芳馥郁,仿佛不肯迁就时令的步伐。向后有大片的胡杨、桂香柳、梭梭柴,以及许多不知名的树木,枝繁叶茂,蔚然成林。三五成群的麋鹿或羚羊在林下嬉戏,欢快的追逐中惊起一对百灵,拍打着轻盈的翅膀从船头掠过,留下一连串悦耳的啼叫,与岸边行旅的驼铃声呼应成趣。水面渐宽,过往的舟楫也多了起来,人们隔船相望,颔首致意,脸上挂着恬适的微笑。南岸河网密布,波光辉映,其间点缀着桑竹良田,阡陌交通,远处隐约可见城郭庐舍,炊烟袅袅,还有耕者渔夫,以及头顶陶罐沿河行走的姑娘,无不举止从容,如同画中人物。

看惯了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方品奇简直难以置信,世上竟有一方这么美妙的天地。回忆起自己曾参加过的所谓“生态之旅”,任凭如何矫造堆砌,也无法比拟眼前清绝秀丽的景致,倘若陶渊明有缘来此,不知会不会另写一篇《桃花源记》。骋目流眄,留恋不已,方品奇只觉得心旷神怡,昨日积压胸中的烦躁和恐慌也被一阵徐来的轻风吹荡的散失殆尽。

“宋公,”他问,“是不是快到楼兰了?”

“我们已经在楼兰国了,”宋钧遥指,“看,绕过那座烽燧,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

看似在望,仍有小半日路程,直到午后,赤朗的船才驶入孔雀河下游的一处港湾。这里有一座规模颇大的码头,台基呈长方形,夯筑土芯上紧密平铺着整条圆木,附近有门楼、库房、道路等配套设施。河里有几十条形状各异的木船,有的摇桨待发,有的停泊靠岸。岸边有不少夫役在搬卸货物,也有官员模样的人在旁边调度指挥,虽然忙碌,却也有条不紊。

巍峨屹立的楼兰城垣就在正南面,水旱两路均可入城,由于赤朗的船体较大,按照规定须换成形制稍小的木舟方可通过水门。勘核登记和倒腾货物还需费一番周折,宋钧没必要虚掷工夫,便提出先行上岸。

毕竟是恺悌君子,即使曾饱受刁难,宋钧也没有对赤朗报以怨恚,依旧以礼相待,温婉辞别。方品奇则显得嫉恶如仇,昂首上岸,不肯稍加词色,反倒是赤朗笑嘻嘻的提醒。“嗨,方公子,不愿理睬我没关系,别忘了拿上你的两坛酒,耽误了正事就不划算了。”

方品奇略作犹豫,早见朱兴等仆从代为效力,担起酒坛,于是不再顾念,陪宋钧一齐下船。刚走了不远,迎面过来三名男子,身材魁梧,深目高鼻,都留着浓密的胡须,土黄色的锦袍样式大致相同,鹿皮腰带上佩带铜牌,像是公府官吏的打扮,为首一人带了顶高而尖的毡帽。

“尊驾是宋公宋医士吧。”戴高帽的人冲着宋钧施礼,说一口地道的汉语。

“鄙人正是,请教足下……”宋钧问。

“下官阿盖达,是楼兰国师黎贝耶长老的属员,奉命特来迎请宋公大驾。”那人恭敬地说,向后看了一眼,“我们已经等了两天了,喏,车子就在那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