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33)

1963 年:春节特供票

总算熬到1963 年,国民经济形势略有好转。北京市在春节时增发“特供票”,按照户口本每人补助半斤好米、一块蛋糕、半斤花生、三两瓜子、二两香油……春节的特供票上都印着小红灯笼。

当时的一个女孩子回忆说:1963 年的春节,拿着点心票去果子巷买蛋糕,排了好长的队。现在想起来那时的蛋糕非常粗糙,可当时排了半个多小时的队,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蛋糕,觉得那是天下第一的美味。回家的路上小心地捧着,生怕掉了一块,还忍不住用手指沾点口水,去粘纸袋底儿散落的蛋糕渣吃。

周恩来家宴:各人自带粮票

当年日常生活中,粮票跟人民币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被称做“第二货币”。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各自的定量。

1963 年,周恩来总理为参加第27 届世乒赛的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饯行,他举行了一场家宴,在通知大家赴宴的时候,还十分无奈地加上一句:

“各人自带粮票!”

1964 年:最大的心愿是“积攒粮票”

小冯1964 年从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对分配的工作很满意:留校当教师。

他回忆,从60 年代初,居民口粮定量就全面压缩,各地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等严格限量供应,还增发了饼干票、儿童食品补助票等。他描述当时的状况:“票据种类繁多,面额毫厘计较,只要你能想到的商品,就会出现相应的票据。有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油票最小的面额甚至是0.25 钱——大约也就是一滴油……”

他参加工作后月薪是58 元5 角,相当于行政22 级干部。当时的物资真是太匮乏了,在大街上转悠一天也买不到好东西,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买!主要就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不讲究生活质量。

通常所说的“三年灾害”到底是哪三年,“有的说是1959—1961 年;有的说是1960—1963 年,总之从1959 年开始到1963 年没有一年不困难的。

那么这个灾害时期实际上就是五年了!当时,所有的中国人内心都念念不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储粮渴求,普遍的做法是:每月两斤的议价杂粮券绝不会放弃,平时能用杂粮券的尽量用杂粮券,以便省下粮票,想方设法把省级粮票换成全国粮票,把零碎粮票换成大额粮票,把旧票换成新票。小冯把第一个月工资中节省下来的10 元钱,换了几十斤上海市粮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