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天赋教育透视(1)

黄全愈

美国怎么选“神童”?

美国既为那些被一般学校淘汰的“差生”设立特殊的学校,也“明火执仗”地在全国50个州立法为2%~5%的高IQ孩子提供“天赋教育”。

其实,你只要到美国一流大学问一问,就会发现: 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各地的“天赋教育”班。

那么,怎样的孩子才能参加“天赋教育”班呢?

选“神童”是一项既要服众,又要讲科学的工作。美国学校为天赋班挑选学生有几条大原则:

● 用多种衡量手段去寻找不同才能的天赋孩子(不能只讲成绩和IQ指数)

● 摈弃偏见去寻找具有各种背景的人才(说白了,是适当降低条件去考虑少数民族、贫困家庭、不同文化或宗教背景的孩子,或残疾孩子)

● 用变化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在成熟过程中的兴趣变化和发展(天赋孩子不搞“终身制”,原来是的将来可能不是,原来不是的将来也可以是)

● 从发展的角度去发现孩子尚未显露的潜能(强调的是“潜能”,而不仅仅是目前的表现)

● 除智力外,还重视驱使孩子不断努力的内动力(不培养聪明的懒孩子)

在这些大原则下,如何筛选天赋班的孩子?各州、各学区、各校都有各自大同小异的办法和标准。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指标是全国或州的统考成绩,或IQ指数。以我们所居住过的两个学区为例。甲学区有三项基本要求: (1) 历年的全国或州的统考成绩必须在98分以上(满分为100分);(2) Homeroom老师(类似国内的班主任)的推荐;(3) 家长的推荐。乙学区除上述三条外,再加一条: 参加学区自己出题的考试。

一般来说,每所学校都有特定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负责识别天赋孩子的工作。

识别天赋班孩子的时间,少则几天,多则两三个月。有的一经识别鉴定,立即可以进天赋班;有的学校则在下一个学年,才接纳新发现的天赋孩子。

整个程序共有十多个环节,其中包括如下。

1. 开试验课: 目的是开发孩子高层次的思维如分析、推理、综合,激发孩子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表现,老师作出评价并存档。

2. 教师的观察: 在日常的学习及活动中,对孩子的天赋特征进行详细记录,特别是记录孩子在学习中显露的潜能。这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已经是一匹人人都能识别的千里马,谁都能当伯乐。伯乐的价值在于能识别那些别人无法识别的“潜能”。

3. 不以考分为判断天赋孩子的唯一标准,用多元的手段去识别天赋孩子。因此,也要求家长和任课老师填写调查表: a.父母填写调查表,帮助识别委员会更深入地了解孩子;b.任课老师填写调查表,然后送分管天赋教育班的老师审核;c.教课老师写一份描述学生在班上的能力和表现的观察报告。

4. 学生参加能力测试,检验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以及数理推理能力。

5. 学生历年的各种统考成绩在95分甚至98分以上(满分为100分)。

6. 非正式的面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创新能力和思维的深度。

7. 天赋教育审核委员会对比、参考、综合任课教师与天赋教育班的教师、学生顾问及专家的意见,审核各种标准和专项测试后,发通知书给家长。

当然,按照法规,在整个筛选过程中,学校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包括少数民族、母语非英语、家庭社会地位低下且经济贫困,或者残疾的孩子等。其实,“一视同仁”对这些孩子来说,已经不公平。用英语来“一视同仁”地要求母语为非英语的孩子和母语为英语的孩子,这是不公正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一视同仁”、不歧视,已经不容易了。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要求家长填推荐表。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个客观的认识,并作出公正的评价和鉴定——要么“内举不避亲”,要么“大义灭亲”,确实不容易。

另外,有的学校还让同龄人填推荐表。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认识他人,无疑是一个深刻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