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规范融入血液(3)

美国“飞的”客:平常隐忍心

去美国之前就听说美国人乘飞机像坐公共汽车,一是说美国的机票便宜,另一个就是把坐飞机不当回事。从芝加哥到拉斯维加斯的四小时航程里,我就真真地体会了一番。

按照在国内的经验,一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上都会为旅客提供食品,所以我在这趟四小时的飞行之前,特地没有吃晚饭,觉得一上飞机就会有晚饭供应的。没想到,直到要降落了,空中阿姨也没有要送饭的意思。身边的一个留学生解释说,在美国坐飞机如同搭公共汽车,除了必要的饮料,是不提供额外食品的,当然国际航班除外。如果我真想吃点什么的话,飞机上也有食品出售。我抬表一看时间,离降落时间不远了,只好忍了……

说在美国乘飞机像坐公共汽车也不完全正确,有两个地方差别很大。一是美国的航空安检极其严格,不论男女都要接受脱鞋检查;还有一个,就是并不像“灰狗”长途车那样准时。碰上天气、起降密度等客观原因,飞机可能无法准点起飞。

我乘坐的飞机就晚了近一个小时才起飞。不过,所有乘客都没有抱怨或者抗议。我想起有一次在南京机场,飞机晚点后,身边的几个乘客破口大骂甚至踢桌子的情景——在这一点上,美国乘客的心态显然要平和得多。

我为何给美航班机打扫厕所?

从芝加哥回国乘坐的是美航班机。飞机上的乘客几乎三分之一是中国人,为此美航配备了华人乘务员。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很快就要在上海降落了,乘客们开始抓紧时间上厕所。于是,厕所门前便排起了队。

排在我前面的是两名中国人,站在我身后的是位美国女士。

到我进厕所了,打开门一看,吃了一惊,厕所里脏得简直不堪入目:马桶里还有没冲下去的手纸,马桶边上洒满了水迹(或许是尿迹),地上扔着一堆擦手纸,水盆里的脏水满满的,没有倒空。此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大概属于前一位上厕所的那个中国阿姨的“杰作”,不过也很有可能是上上一个乘客的“遗迹”,而前面那位中国阿姨只不过没有理会厕所里的垃圾而已。如果我也不顾厕所里的狼狈相,后面那位美国女士一定会怀疑我不讲公德吧。

仅仅是怀疑我还好,她并不认得我,但糟糕的是她一定会认为是我这个“中国人”太缺德,这样岂不就给咱中国人丢了脸?想到这些,我在方便之后就顺带地打扫起美航班机的厕所来。

其实小小的厕所打扫起来一点也不费劲,先用手纸把马桶边的水迹擦干,再把地上的那堆废纸捡起来丢进垃圾桶,按下水盆上的按钮把脏水放干净,用清水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再次放掉水盆里的洗手水,最后用擦手纸擦完手,顺便再把水盆边的水迹擦干……完成这一系列工作之后我欣然走了出去。做这个小活很简单,只花了短短一分钟的时间。

我不能说我前面上厕所的中国人不道德,因为不一定是他干的。没准他在汶川地震时还慷慨地捐过款,在网上看到被拐卖儿童的新闻还流过泪,只是在小细节上没有想太多。

去日本旅行时,一位旅居日本二十余年的华人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日本的许多女性在如厕后不仅会把厕所弄干净,在临出来之前还会细心地把手纸折成箭头的形状,意思是厕所已经被前一个使用者打扫过了,请放心使用。

记得看过国内一档电视节目,说一个人在厕所里看到一个小男孩用擦手纸接上水之后一趟趟地跑回到马桶隔间里,在外面等候的父亲到厕所找儿子,问他为什么待那么久,小男孩回答说自己拉肚子,把马桶弄脏了,正用蘸了水的擦手纸清洁马桶。

我从芝加哥回到上海时,凑热闹去了趟世博会,给我留下印象的,除了世博园的宏伟之外,就是那些上厕所不排队、乱扔食品包装袋、小便淋到便池外面的细节。这部分人在见识越来越多的同时,心里也少了点什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