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盘古的传说。他是宇宙的创造者。根据这个传说,宇宙之初是混沌状态,就像一个鸡蛋一样,盘古沉睡其中。盘古打破了这个鸡蛋,把轻的物质和重的物质分开了,轻的变成了天,重的则变成了地。他的呼吸成为风云,他的声音成为滚雷。一只眼睛成为太阳,另一只成为月亮。无数的星辰来自他的头发和胡须,花草树木来自他的皮肤。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在哈佛亚洲研究领域的开拓过程中就承担了盘古开天辟地一样的角色。
今天,费正清中心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国际上现代中国研究的领军机构。它是美国最早成立的现代中国研究机构之一。它诞生于二战结束后。当时,美国已经成为无争议的大国,但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界及其专家对东亚知之甚少。 从1955年成立以来,中心一直是美国最活跃的科研机构。在学界,中心激励和引导了美国的中国研究,它培养的学者每每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出类拔萃。它也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中国学研究专家学者,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为他们提供一个论坛,让他们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曾在哈佛任教的中国研究专家素来欢迎来自其他机构的学者。与波士顿和新英格兰地区的其他专家一道,他们形成了一个学术社群,这个社群中的每个人都对中国有着深厚的、多学科的兴趣。
成功的研究中心需要很多条件。足够的办公空间是一个研究中心开展日常事务的前提。在过去五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心位于柯立芝楼的第三层,有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有负责行政、财务和出版工作的管理人员办公室,还有为哈佛教授、中心的特聘研究员(他们是来自附近地区其他机构的教授,但在中心有正式职务)以及临时挂靠在中心的学者(研究生、博士后研究员、访问学者)提供的办公空间。中心还为荣休教员提供了办公场所,供他们继续研究和写作,也鼓励他们和其他学者一道继续在费正清中心的学术圈子里展现身影。
在最初的四十年里,费正清中心的主任为了维持中心运营,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保障中心的资金需求。哈佛大学向来的政策是研究中心要自给自足。校方只提供有限的——尽管是非常关键的——帮助。学校提供帮助的主要形式是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提供办公场所,并给予中心员工以哈佛雇员待遇。这包括提供标准的哈佛员工福利、发放职工工资,尽管校方通常不用哈佛的基金支付他们的工资。哈佛大学最终还同意通过中心主任所在的院系,减少中心主任的教学任务(早年间没有这种优待)。迄今为止,所有的中心主任都来自哈佛文理学院。
在最初的四十年里,困扰中心主任的问题是如何获得足够的资金以支付员工工资并支付各种会议、讲座、出版等主要的日常事务所需的经费。中心是在卡内基、福特、梅隆、洛克菲勒几大基金会的资助下才得以成立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晚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心从美国政府得到资助,用于研究不甚为外界所知的共产党控制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心主任和执行委员会认定保障中心长期稳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获得充足的捐赠基金。基金每年的利息收入可以抽出来支付中心的大部分日常开支,本金则存在银行里或者——像现在这样——与数额巨大的哈佛大学捐赠基金混在一起都通过哈佛管理公司进入投资运作。筹集这些基金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主要任务,这方面的努力最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结出硕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美国经济泡沫和金融市场的丰厚回报使得中心的基金达到了令人称道的1700万美元,再加上其他的资助和收入,年度开支预算可以达到100万美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