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突然的自由(1)

那天聚会过去好几天了,何飞找工的热情仍然高涨,向林珊对此不以为然。

一天,何飞开着玩笑说:“你没听说吗,不打工留学生活不完整。”“屁话!谁愿意没事找累啊?别人能过着优哉游哉的生活,凭什么我就得去打工?”“咱们不能和别人比啊。咱们不打工就是坐吃山空。”

“顾安仪不是坐吃山空?人家怎么不一天到晚叫着去打工啊?你天生就这么没出息!”

顾安仪已经到这里三天了,住在向林珊的隔壁,三个人天天在一起。

每次何飞提到打工,顾安仪只微笑着听,从不多说什么。向林珊本来就不喜欢打工,看到顾安仪的态度,更生气何飞整天开口闭口的打工,她甚至从顾安仪的笑意里看出了嘲讽。

“胡说!顾安仪哪是那种人,你别小人之心。”

“你了解她多少?还说我是小人了,你怎么这么维护她?”

“好了,我就说觉得她没这个意思。你别多想。”何飞沉了沉又说:“我们和她不一样,她看上去家庭条件挺好的。”

“我们就不好了?谁说我们家庭条件不好了?”

见向林珊剑拔弩张,何飞赶紧偃旗息鼓。但何飞打工的心思没变,找机会他就对向林珊苦口婆心,晓之以理,一再向林珊解释坐吃山空的危害,可林珊依然充耳不闻,还是认为实在没有打工的必要。国外全新的环境,全新的生活给了她不一样的感受,物质生活虽不及在国内时丰富,但精神上的安逸也是在国内体会不到的,这样也很好,林珊认为要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才算对得起自己。劝了何飞几次不听,向林珊也就不再坚持,如果何飞一定去打工,对她来讲也不是没有好处。

顾安仪到来后没几天,学校就开学了。

顾安仪、向林珊、何飞三个人同校不同专业,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也特别符合向林珊的心意。顾安仪和何飞的课程多,每天都有课。只有向林珊本学期的课最少,每星期有三天的空闲。可她却常常抱怨上课听不懂,每次去上课都万般不情愿,看着何飞和顾安仪忙忙碌碌的,心里有些得意自己的清闲。

但是何飞看不惯向林珊懒洋洋的样子,对她说:“既然你不愿意打工就必须好好学习。你去上个语言班吧,去提高一下语言,不能总是上课听不懂啊。”

向林珊就去找顾安仪,希望她也能去上语言班,她说:“你知道我这个人懒,我们俩一起去你就能督促点我。”

顾安仪倒是很愿意去提高语言能力,可是时间又不允许。想了想就对林珊说:“我先不去了,我的课多,作业多,每天都很累的,再去上语言班,我怕哪个也学不好。课上听不懂的地方我就自己多下功夫吧。”

见顾安仪不去,向林珊也没多少动力了,但是何飞却坚持要她去。带她到语言班报名,语言班的学费不便宜,一个学期要近二百欧元。向林珊本就不想上,知道何飞小气,便在学费上大做文章,学费太贵得不偿失,她平时勤奋点,多和当地人接触同样可以提高语言。哪知何飞听了却说:“你别找借口,你勤奋?我信吗?我跟你说,这钱不能省,你想想,我们出国是留学来了,如果学不好以后有什么出路啊?”

何飞差不多是强行给向林珊报了名。

向林珊除了要在大学里上研究生的课,还要每周上两个晚上语言班的课。生活渐渐走上了忙碌的轨道。何飞见向林珊每天也在学习,做作业,就开玩笑地说:“干脆我们就分工一下,你好好读书,负责延续身份,我呢,多花些时间去打工挣钱,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很快改善了。”

向林珊看着何飞没说话,只有她自己心里自己是多么厌恶学习。

每周三的上午,卡勒姆市中心的广场上都有一个露天大市场,会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商贩来此,卖各种肉类、蔬菜、水果,甚至衣服,用品,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应有尽有。刚好向林珊这天没课,何飞要她每个周三的上午去市场买些鸡肉、猪肉回家,市场上的鸡肉和猪肉要比超市里的便宜很多。

“如果顾安仪要你也帮她买点,她要上课没时间去。”何飞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