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乔亘:农业问题和投资过剩问题(3)

问:于是人们对土地和不动产的需求就增加了?

答:是的,需求增加了,为了节税而买土地的人逐渐增多了,同时住房供给也减少了。随着房价的上涨,人们的节税意识也提高了,人们都把住自己手中的房产。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银行的周边环境,以及当时的金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银行的最大客户是制造业的大企业,而在金融自由化的20世纪80年代,企业力量变强,开始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股票等手段自己进行资金调集。大企业减少了从日本众多银行借钱的份额,而是转为从海外或其他渠道调集资金。日本经济也开始了低增长,大企业借钱的意愿也大不如从前了。用专业的词汇来说就是I-S平衡①、资金流、资金循环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的模式是,家庭把钱存入银行,银行把钱借给企业。然而大企业有了海外筹资和其他融资渠道后,就不从银行借钱了,银行就只好把这些存款投资于国债,这就产生了巨大的结构变化。

国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投资渠道就是房地产,所以房地产业就开始从银行借钱。用房地产贷款的一个好处就是用土地作为担保比较切实,而且土地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所以银行一般都会认为投资房地产很安全,而且还有比较好的投资回报,于是银行对房地产的融资就增加了。总结一下就是,放宽金融政策和金融自由化使得银行环境以及金融结构产生了巨大变化,使整个金融投资开始向房地产领域倾斜,那就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状况。放宽金融政策和税制因素,就是日本泡沫经济早期比较大的问题。也有人提出其他各种看法,说日本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比如说哈佛大学的傅高义(Ezra F. Vogel)教授,就在其作品《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中,表达了“日本的经济很好”的观点。比较乐观主义、过度幸福主义的看法,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使得对设备和房地产的投资更活跃了。各种言论加上各种综合原因,造成了最后的局面。

问:您刚才说到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就是指银行把钱都借给了以房地产作担保的与房地产关联的企业?

答:准确地说,是,不止是对房地产业的融资,而且对和房地产有关联的企业的融资也增加了。一些曾经不是银行主要客户的中小企业,在融资的时候,也用房地产作为担保,所以说是对和房地产有关联的企业的融资都增加了。

问:在银行把大量的钱投入房地产业之后,房地产价格的下跌造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

答:是的,这就联系上了20世纪90年代的不良债权问题。若说中国现在的情况和日本当年的情况有相似之处的话,可能就是低利率和金融放松政策。

如果要使对外收支实现均衡的话,当贸易顺差盈余过多的时候,就应该扩大内需来减少贸易盈余。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就存在贸易顺差盈余过多的问题。如果中国现在也在考虑平衡国际收支的话,那么两国在宏观政策环境上就比较相似。

当年,日本由于金融自由化造成了房地产金融的增加,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日本是否相似?还有一点就是金融环境,刚才讲到日本当年的资金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在现在的中国有没有,我也不太清楚。有很多人说现在的中国经济跟日本当时的泡沫经济很像,我觉得有的地方像,有的地方不像。

问:可能最相似的地方就是金融放松政策。中国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放出了4万亿元的刺激资金,其中当然有不少流入了房地产领域。另外在银行融资倾向方面,虽然我不大清楚是不是因为资金流的结构性变化而产生了融资倾向上的变化,但毫无疑问,银行对房地产领域的融资是被鼓励的。

答:日本的大企业,曾经是作为主要的贷款人的。大企业不向银行借钱了,而利用其他新的渠道融资,这种大规模的金融结构变化,在中国有吗?也可能是程度不同的问题,但重要的是,在日本资金循环结构发生变化的背后,是日本经济由高增长型经济变成了低增长型经济。造成经济增长率大幅降低的原因各种各样,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大的结构变化之中,又出现了泡沫经济,这两者叠加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日本经济增长减速的程度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而加深了。

中国会不会因为现在的泡沫经济现象就改变高度的经济增长呢?如果基础经济指标的增长都没有太大变化的话,那么就算房地产泡沫破灭了,可能对整体经济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在泡沫经济的背后存在可能导致中国经济构造发生大变化的因素,那么中国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可能就会变成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我认为,确定泡沫经济的背后是否存在这些因素才是重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