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同时也是最耗费企业资源的经营价值链环节。
产品的这种双重性意味着,好产品是企业财富与资产,不好的产品就是企业的包袱,是耗费资源的黑洞。产品的设计、规划、运营,是企业的头等大事。
产品需要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在企业的制造流程里,一次是在市场的营销流程里。
第一个流程决定造出的是不是好产品,另一个流程决定造出的是不是好卖的产品。
哪一个流程更重要?都重要。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先造好卖的产品,再造好产品。除非产品的利益强大到顾客无法拒绝,不需要任何营销就会自己来“抢”购,或者特殊条件下的产品,如垄断,这种产品我们称之为绝对产品:通常是解决了人类生老病死一类的产品。
伟哥发明时曾有此盛况,但也没有到不要营销的地步,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或基因产品,可以有此幸运,99%的产品都无此能力。
上面这个道理本来极为简单,甚至应该称之为真理,市场营销的观念及实践都是强调在制造之前,先进行产品的市场营销规划,即先进行产品的市场智造,再进入工厂的产品制造流程。
现实里绝大部分企业都把自己的产品当成了伟哥,对自己的产品缺乏清醒的认识,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顽固的产品迷思,习惯于先做出产品,再将如何卖出产品交给营销部门或销售部门。
好产品当然是制造——即产业链协同的结果——出来的,但另一个被忽视的现实是,真正的好产品、尤其是长寿的好产品,都是在市场消费之中逐步调适形成的。产品的市场过程比产品的创造起点,具有更重要的商业意义。
对产品制造的迷信,不仅有观念与思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确实没有一本聚焦、完整、清晰地阐述产品如何“智造”的专业理论与方法论,这是产品战略思维与方法论的双重贫困问题。
翻遍可以找到的所有关于产品管理的著作,都是阐述企业的产品制造流程,只是将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产品概念作为制造流程的前置环节。部分讨论产品概念、产品策划、产品推广的书籍,把产品营销变成了某种灵光闪现的传奇,没有提供一个关于产品的完整方法论。
具体地说,现有的产品研发、管理、推广的著作,都没有从企业本体论的层面回答或清晰解答,企业产品开发管理实践中的如下基本问题:
(1)为什么有的产品会好卖、有的不好卖?
(2)顾客需求导向、竞争导向与顾客利益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都在讲产品差异化,同质化产品还是那么多?
(4)产品、品类与品牌究竟是什么关系?
(5)产品线整合是什么意思?进行产品线长度、宽度、深度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问题与产品的基本概念(如科特勒的产品五层次划分)、产品管理流程有关系,却没有被清晰解答。这就是大部分人读了过去的产品管理著作,在具体的实践中却无法当做方法论工具去使用的原因所在。
企业在产品开发时关注些什么问题呢?我们的咨询及实践经验,企业关注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推这个产品?
(2)这个产品在企业整体产品群中的作用与价值是什么?
(3)产品内在的特质或优势是什么?
(4)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产品广告语够不够吸引眼球?
(5)外包装的亮点在哪里、记忆点在哪里?是否在货架陈列上能够“跳”出来?
(6)产品的营销推广模式、销售模式是什么?
这是企业制造任何一个产品必须清楚的基本问题,产品有多少层次的理论,无法解答这些问题以及更深入的考虑:
·0·
·0·
(1)产品的品牌策略是什么?应该采用何种品牌架构?
(2)产品命名的创意?
(3)产品是否有机会开创、代表或抢占一个品类符号的位置?
(4)产品能否有更高的溢价空间?支持这个溢价的因素是什么?
(5)产品要不要成为身份的象征?或只是做宽泛的场景定位?
(6)如果竞争对手推出同样产品,怎样应对?
(7)为什么短命的产品很多,能持续销售的长寿产品很少?
上面这些决定产品是否好卖的问题,需要让企业产品开发的决策层、管理层有清楚的认识,明白及掌握需要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一个从产品研发、管理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产品营销方法论,这个方法论解决的不是怎么制造好的产品,而是如何“智造”好卖的产品,包括产品管理的组织保障(这个产品管理组织,是企业产品管理的真正发动机)。
好卖的产品,是在企业管理层的大脑中智造这个产品,让它在市场中能卖、好卖、热卖、长久地卖、高价值地卖(畅销、长销、高价值销)。
好卖的产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好产品不完全等同。生产好产品是企业制造部门的事情,那里有一整套标准、工艺、流程、检验组成的产品管理技术;好卖的产品是营销智慧的产物,需要用市场、营销的思维及方法,为产品确定方向。
好产品是一个理想状态,只有极少的产品能达到这个境界;好卖产品是一个现实状态,大部分企业掌握了产品智造方法都可以做出畅销的产品。好产品是工厂制造出来的,好卖的产品是在营销管理者的大脑中智造出来的。
不先透彻研究产品智造的方法,就去进行产品制造,这是全球范围内新品成功率不到10%的真正原因。新品失败率如此之高,都是由企业主先制造产品后进行推销(或营销)惯性思维所致。
只埋头研究如何实现规模效益、精益生产,却不去看看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是否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令产品需求消失,这是短命产品如此之多的根源。
本书的核心要对这些错误倾向当头棒喝:任何产品,必须先用营销方法智造,再用工艺方法生产。
智造产品,需要一个完整、清晰、有效的方法论及工具。本书提供的框架与方法,是我们在咨询实践中运用、研究、总结的方法论,我们称之为产品驱动增长引擎简称产品驱动。
读者看完本书后,将会用经营者的视角与思维来重新认识产品,会运用我们提供的方法论对自己产品的现状进行快速的诊断,去思索、寻找、判断一个产品卖好与卖不好、卖的时间短与时间长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
此时,站在企业产品研发、管理的岗位上,就会懂得如何去智造一个畅销、长销(长寿)、高价值的产品,而不是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为如何推销或营销发愁。
我们期待读者成为产品智造的高手,有能力做到让产品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增长的永恒驱动力。
本书提出了一个双保险的产品管理治理架构,探讨了产品驱动进化的最新方向:产品向商业模式、商业系统、文化等顶级驱动力升级,揭示了产品与更加丰富精深的商业环境的内在联系以及产品驱动的最终归宿——品牌。
让我们展开产品驱动增长奥秘的探索——产品背后这片隐秘而精彩的专业世界。
史贤龙
2011年7月9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