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走到尽头的变法(1)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1068年8月,大宋熙宁元年,在首都汴梁的延和殿上,当世知名度最高的两位政治家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之面,展开了一场不留情面的舌战。这是继公元前81年的那场盐铁会议之后,又一次记录在案、关于国营化政策的大辩论。

上一年的1月,宋英宗驾崩,长子赵顼登上皇位,是为宋神宗,他年方二十,血气方刚。此时的宋王朝已开国110余年,农耕社会的“太平病”又发作了起来——土地兼并大量增加,权贵及豪强商人占有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他们还控制了重要的产业经济,贫富差距显著拉大,国内社会矛盾突出。更糟糕的是,中央财政虽然比立国之初增加了4倍,但还是入不敷出,发生重大危机。宋神宗立志于“富国强兵”,他对宰相文彦博说:“天下的弊端实在太多,不改革不行。现在最首要的事情是增加收入。”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历代推行激进主义变革的皇帝大多都是年轻人,如秦孝公、汉武帝、唐德宗、宋神宗以及晚清的光绪帝等。当时朝中重臣都是所谓的“大儒名士,文雅君子”,神宗一个也看不上眼,他选中了地方官出身的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

王安石是一个官场“另类”。他的文采极好,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常年在基层当官,历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对行政关节十分娴熟。而平日里,他不修边幅,独来独往,个性十分孤傲,在注重享乐和礼数的士人中显得格格不入,时人讥笑他不通人情世故,戏称其为“拗相公”。

开放-管制-半衰-崩溃,循环往复,轮回重现,这是中国历代治乱的宿命,而每当经济出现重大危机之际,必会出现一位重量级的理财大师,他成为那个朝代的转折点。在宋代,这个人正是王安石,他对宋神宗建言说,要“富国强兵”,就必须“摧抑兼并,均济贫乏”,而唯一可行的办法是仿效伟大的汉武帝,执行国家主义模式,由政府全面管制所有重要的产业领域。

王安石的政策建议遭到朝中众多大臣的反对,延和殿的廷辩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与他面对面交锋的是翰林侍读学士、文坛领袖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因为宋朝对文士从来宽松,所以大家的言论就十分放肆,双方辩锋犀利。

这场辩论是从要不要“辞赏”引起的。神宗登基后,带领众大臣去天坛祭祀,按惯例,皇帝赏赐了大臣们。而大臣们也按例上书辞让赏赐。

司马光请神宗接受大臣们的“辞赏”,他说:“当今国用不足、灾害频繁,首要之举,正是削减政府支出。”

王安石大大的不以为然,他说:“国家富有四海,大臣们的收入有限,靠节省开支,实在起不了大的作用,不是当今的急务。”

司马光反问说:“那你说说什么是当今的急务?”

王安石说:“国家财政不足,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善于理财的人。”言下之意,站在对面的司马光等人都是空口儒生,只知“省钱”,不懂开源。

司马光反讽说:“所谓善于理财的人,不过是把头屑都收集起来,用簸箕扫聚细碎,尽力搜刮民财。如此下来,老百姓困苦不堪,流离成盗寇,这难道是治国之道吗?”

王安石说:“这当然不是善于理财的人,真正高明的人,不在老百姓身上征税而国库却无比充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