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所以治者,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
——商鞅
公元前360年,正当而立之年的卫国人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西行入秦。
那是一个纵横家盛行的时代,充满野心的读书人背负孤剑,行走于各国朝廷之间,凭三寸不烂之舌猎取功名富贵。不过,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前往经济较发达的齐、赵、魏等东方大国,绝少有愿意跑到偏僻的秦国去的。鞅果然碰到了好运气,他很快得到了刚刚当上一年国君、比他还小8岁的秦孝公的赏识。这两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联起手来,掀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
在周王朝的各诸侯国里,秦原本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国。秦人的始祖是一个游牧及狩猎的民族,早年的活动地盘在甘肃的天水、清水一带,据《史记·六国年表》载,“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戎、翟是两个被农耕华夏文化排斥在“正统”之外的游牧民族,因此在一些出土的铭文上,秦国人常常被蔑称为“秦夷”。一直到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终结,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秦襄公出兵参加了护送的行列,平王论功行赏,晋封秦襄公为诸侯,这才正式立国。也就是说,秦立国于东周开始之际,跟齐、晋、鲁等相比,秦的历史要短300多年。到了公元前650年前后,秦国出了一个名君秦穆公,他在位39年,东征西伐,兼并了12个诸侯国,开拓疆土上千里,遂成西方最大的国家,秦穆公也因此被一些史家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
不过,自秦穆公之后的200多年里,秦国再要向东讨伐中原,却已是寸土难得,在它东面的晋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它像一扇铁门一样地横亘眼前,两国百年交战不断,秦人屡屡败阵。进入战国时期之后(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天下更加纷乱无常,公元前403年,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国,阻挡在秦人面前的铁门终于碎裂,中原的另外两个大国齐和楚也因内乱而国势日衰。于是,当21岁的秦孝公执政之时,他的内心再次燃起了先祖秦穆公那样的烈烈雄心,他即位当年就向天下广发求贤诏书,内曰:“凡是天下贤人,能够想出让秦国强盛计策的,我就让他当大官,还分封土地给他。”
正是在殷切的求贤召唤声中,30岁的商鞅站在了秦孝公的面前。
商鞅得到信任的经过很有戏剧性,《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商鞅花重金买通宠臣景监,得到面见秦孝公的机会,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尧舜的帝道”,孝公听得昏睡了过去。会后,孝公怒斥举荐的景监。五天后第二次见面,商鞅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通,这次说的是“周公的王道”,孝公还是毫无兴趣。第三次,商鞅开始说“霸道”,孝公听得有点入神。第四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然后一连几日不觉厌倦。举荐的景监目睹数次变化,觉得非常神奇,商鞅告诉他:“我跟孝公说尧舜之道和周公之道,他说,这些办法都太漫长了,需数百十年才能见效,寡人不能等待。当我说到霸道的时候,才讲到他的心坎儿里去。”
商鞅的霸道之术打动了秦孝公,接着,在朝堂之上,他又与群臣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一位叫甘龙的大臣提出:“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今天如果变法,不遵循秦国原有的规矩,恐怕天下人会议论你的。”
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圣人只要能够强国,就不会遵循原来的规矩,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尊重原有的礼教。有独立见解的人,一定不会被民众轻易接受。因此,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孝公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