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尽管任正非刻意低调了20年,但华为的光辉战绩,使任正非不得不被推上风口浪尖,尤其是他不仅在中国市场击退外国巨头,更把触角伸向了全世界,恰如成吉思汗带着他的铁骑“秋风扫落叶般”地扫荡亚欧大陆。海内外媒体以复杂的心情,看着这条新的“上帝的皮鞭”。
2000年,任正非位居《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50富豪第3位,个人财产估计为5亿美元。
2003年,首届全国网友直接参与评选的“2003年IT十大上升人物”终于揭晓,丁磊、杨元庆、陈永正、张朝阳、陈天桥、马化腾、郭为、任正非、吴鹰、汪延榜上有名。网民对任正非的经典评价是:2003年他太有名了,想不评他都不行。
2005年,任正非入选美国权威杂志《时代周刊》评出的“2005年度影响世界的100人”,他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入选者。《时代周刊》对他的评语是:现年61岁的任正非显示出惊人的企业家才能,他在1988年创办了华为公司,这家公司已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把华为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2007年的《世界经理人》评选任正非为“15年来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之一”。
草莽中流传着他早年的“鸿鹄之志”: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
《人民日报》评论说,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距离有多远?企业走出去的道路有多长?华为公司的实践说明,只要不等不靠,坚定地走出去,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可能就在眼前。
《中国企业家》评论说,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个企业家。在和跨国公司产生不可避免的对抗性竞争时,他屡屡获胜,为中国赢得了骄傲。
《中国经营报》评论,华为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杠杆,不仅因为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资产扩张了1000倍,不仅因为它在技术上从模仿到跟进又到领先,更因为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
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评论说,尽管创立者任正非一直保持低调,华为已经与电讯业的国际几大巨头北方电讯、朗讯科技、阿尔卡特、思科系统站在同一水平线开展竞争,而且它常常可以从它们中间赢得更多网络运营业务。
学而优则著。尽管任正非自己未亲笔著作,但很多学者和离开华为的人却有高涨的热情,仅在当当网上以“华为”和“任正非”命名的图书,就有五六十种之多!如《华为的国际化》、《华为的管理模式》、《资本华为》、《华为的企业策略》、《华为的营销方法》、《华为的世界》、《华为研发》、《我与商业领袖的合作与冲突》、《华为教父任正非》、《任正非的管理日志》……
看着这些眼花缭乱的书名,不要头晕。它们往往是从研发、海外拓展、资本运作等某一方面来描述华为。读者阅读后,对华为赞叹一下,心里决定努力学习一下,也就到头儿了。
想修炼华为的武功,必须有任正非的心法,否则只是照猫画虎、东施效颦罢了。
任正非的心法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令无数英雄竞折腰?
那要从他的成长历程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