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本面:生在中国,你了解中国吗?(29)

为什么央行一直不加息?

管理股市是证监会的事情,但股民特别在意央行的动作。这是因为央行负责的是宏观调控,证监会负责微观调控。微观调控的作用面比较小,而宏观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则是多方面的。

央行的货币政策虽然是多方权衡,但其中通货膨胀和股市绝对是考虑最多的因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明确表示,“加息是两难选择,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尽量兼顾资本市场的反应。”他的表态是说,加息必然会打击股市,为了照顾股市,所以暂时不加息。

对于加息这个调控措施,如果不考虑外部条件,只考虑中国经济的周期,2010年中国经济应该是加息而非利用存款准备金回收流行性。因为在经济复苏期,经济尚不稳固,这时银行在货币数量应该坚持宽松政策,保证银行向实体经济进行充分的信贷投放,以保证各种反周期经济项目以及经济复苏所必需的项目有必要的资金。在价格控制方面及时加息是因为经济的低迷后的经济复苏,资产泡沫有可能抬头,这时提高货币使用价格,可以将资产泡沫消灭在萌芽状态,也可以避免资产投机市场占用太多的资金。但是如果考虑到外部因素,情况就又另当别论。在这轮经济周期中,央行几乎是采取了相反的经济策略,非加息而是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种做法在保证中国经济免遭受外部资金冲击的情况下,却为国内积攒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通货膨胀和房地产调控失效等。

2010年到2011年通货膨胀期间,美国向中国政府提出要么选择通货膨胀,要么选择人民币升值,但这纯粹是强盗逻辑。如果不是美国将自己的矛盾进行对外转嫁,而是实行所谓的量化宽松,即实际上是直升机撒钱的民族主义救市措施以及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民粹主义之举,中国早就开始加息了。这两个行为则是导致中国央行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的劳动成果如果被美国热钱“剪羊毛”,那还不如便宜了中国有产阶层,因为中国国内经济的失控行为毕竟是“楚人失之,楚人得之”,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美国这次比较客气的,如果当时美国政府选择了蓝德公司“战争救市”的馊主意,世界将变得更糟。

另外,不加息其实也是为了避免热钱。热钱无所谓好坏,只要不进入投机领域掀起泡沫就行。热钱就是饿狼,是给狼一块肉让它老实吃着,还是将狼引入一个陷阱,将其关起来。后者虽然看似巧妙,但是狼会那么傻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