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残阳如血(3)

两个师团合攻东瓜,最后连放毒气这种损招都使了出来,却仍无法从正面实现突破。

4月1日,第二〇〇师终于决定放弃东瓜。

不是正面守不住,而是侧翼暴露,不得不奉杜聿明之命撤离。撤离时,尽管已受到包夹,但这支老牌劲旅仍然秩序井然,边打边走,未让追兵找到一点可乘之机。

日本第十五军从进入缅甸起,可以说一路都在快速行军,就比谁跑得更快,东瓜保卫战是他们第一次受挫,连日本人自己也承认这是“缅甸战役中最艰苦的一战”。

第五十五师团几乎被完全击垮,一名被击毙的日军大佐在日记中惊呼:“南进以来,从未遭遇若是之劲敌。劲敌为谁?即支那军队。”

第十五军司令部自此才知道对面的“支那军队”,就是昆仑关战役中声名赫赫的第五军。

对第二〇〇师能那么从容地撤出东瓜,已经狼突豕奔的英国人感到十分惊异,但戴安澜本人却不无担心,尤其在得到蒋介石要予以召见的通知以后。

他以为自己至少要挨骂,因为毕竟东瓜没有能守住,没想到蒋介石已经听过汇报,他对东瓜保卫战的战果非常满意,“东瓜失守不是你的责任,这一战打得好,很漂亮。”

为了表示嘉勉,蒋介石特地留戴安澜共进晚餐,晚上还安排他住进自己的隔壁房间。

蒋介石的部下那么多,这是从未有过的礼遇。

生杀予夺

东瓜失守确实跟戴安澜没有关系,先掉链子的是英国人。

在东瓜的西线侧翼,英缅军就算占有武器和数量优势,都挡不住一个第三十三师团。后者在上高会战中曾是罗卓英和第七十四军的手下败将,未料换了对手之后却威风十足,连连击破英缅军防线。

侧翼一破,东瓜后方即受到严重威胁。偏偏这时候由于英国人不肯提供足够车辆 他们撤自己的溃退部队还来不及呢,远征军的其他部队和机械化装备迟迟不能到达。

这时,经十二日苦战,第二〇〇师粮弹开始出现匮乏,如果后援再不济,在被日军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必然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感到不撤不行了,遂向史迪威提出撤退建议。

他的建议算是相当委婉,“撤下来,可以在 另一时间、另一地点 再与敌决战。”

“什么,你们要撤?”史迪威一听就火了,眼睛一翻,“决不能撤,要进攻,进攻,进攻!”

两人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大,没多大一会儿,竟然闹翻了。

杜聿明那是多温和老实的人,说话分寸从来是掂量了又掂量,跟他都能闹翻,可想而知史迪威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没错,史迪威的性格比“关猛”还要火暴急躁,乃至让你很难相信他那么多年大使馆武官都是怎么混过来的。

史迪威最后不由分说,一拍桌子,“我是你的上级,你必须服从我。”

为了怕对方阳奉阴违,回军营后又不执行他的进攻命令,史迪威还真的派一名美国参谋跟在了杜聿明屁股后面。

第二〇〇师如今是第五军的基本部队,杜聿明就算是再老实,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命根子落入虎口而无动于衷,所以,他断然向戴安澜发出了撤退命令,当着美国人的面。

杜聿明的决策是正确的。事实上,远征军的后续部队直到半个月后才集结起来,半个月,第二〇〇师可能早就灰飞烟灭,尸骨无存了。

本来是史迪威的错,可是这位老兄却恶人先告状,跑到重庆去找蒋介石,先是大骂了一通杜聿明,接着就威胁说要辞职,眼瞅着没法干了嘛,部下都不听号令了。

辞职当然不行,蒋介石找到杜聿明谈心,后者仍然满腹怨气,“如果按照史迪威的命令,第二〇〇师早已断送了,他不但不了解中国军队的情况,似乎还 ”

还不懂战术。

若单论东瓜失守这件事,可以说蒋介石跟杜聿明想的完全一致,要不然他也不会对戴安澜奖掖有加。然而俗话说得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再说打仗是一个很复杂的活,不能以一盘输赢论好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