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代序一

一切好的东西 总是在身旁一闪就过去了

专栏作家、策展人 翟頔

旅行有时候是个难题:目标太明确,想象空间可能小;漫无目的,会担心漏掉了什么。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生活也大致如此,旅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互为对照。我无法对照张朴,即使读完这本书,他的北欧生活和他的欧洲旅行,对我仍是谜。我迷惑在他细致的文字中,迷惑在他观察那

些城市的角度里,我看不清楚这个叙述者,我的脑子里全是这样的场景——“Bendik Giske 是Nils Bech 最为信赖的伴奏之一,两个典型的北欧帅男,拥有美丽的面孔和身材,在舞台上,经常演奏和演唱到情绪高涨,他们可以把上衣都脱掉,展露一种中性的不可捉摸的美”(摘自《奥斯陆——木纹镌刻的流年岁月》)。

时尚、场景、书、电影、人物、故事,是张朴的词汇,旅行是段落,是句子,是标题。

我不认为张朴是在写一本和旅行相关的书,甚至和服装、时尚的关系也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密切。这是一本青春心灵笔记,没有重大事件,没有惊心动魄,只有暧昧、豁达和坚持,这些都让我肃然起敬——除了我们拼命捍卫的个人理想和情感,还有什么最值得在青春的旅途时刻浓墨重彩?

我喜欢张朴写巴黎时所说:时间像一座桥,从此岸到彼岸。也喜欢他写希腊时的描述:对于一个地中海国家,时间从来不是一个严肃和认真的概念。我注意到他对时间的关注,以及在时间面前的宿命,还有他在北欧寒冷之下的热烈。

张朴藏在心灵深处,文字的背面,我们在安静的夜晚遇见他,也可以在热闹的阳光下遇见他。读他的书,是愉悦的,收放自如。

我和张朴有同样的经历,也在寒冷的异国他乡游学,阅读这本书时,我会突然心动,或者心酸,那不是忧伤,是莫名其妙的感应。游走在那些美好的城市之间,我保持“以离开的姿势到来”,而张朴的姿态更多样,但我念念不忘他在写巴黎时引用的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那句话:“一切好的东西,总是在身旁一闪就过去了。”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