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利用这个原则来思考下面这个问题:戴眼镜的女人都抽烟吗?你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要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并确定自己是对的?
思考这类陈述时,把这类陈述转变成实然陈述(又称假说)会有帮助,然后再试着证明实然陈述为伪。问题因此变成:你如何证明以下陈述为真或伪?
戴眼镜的女人绝不抽烟。
或者,抽烟的女人绝不戴眼镜。
当我还年轻时,我相信戴眼镜的女人不抽烟,而抽烟的女人绝不戴眼镜。我是基于一连串观察得到的事实(我看过的抽烟女人没有一个戴眼镜,而戴眼镜的女人没有一个抽烟)做出这个概括结论的。该怎么否证我的假说?也就是说,你如何证明我是错的?
先停下来,花两分钟想想这个问题。看看你是否真能证明我的假说为伪?
好了,你想出什么了吗?懂了,还是不懂?
了解自己,这一点相当重要。“认识你自己”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墙上写的格言。苏格拉底也认为,所有知识的起点,就是认识你自己。看过电影《黑客帝国》(The Matrix)的人都知道,同一句格言写在老妇人的厨房墙上。这句话为什么重要?认识你自己,部分是指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与不知道什么。苏格拉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于是有了苏格拉底悖论:苏格拉底说,他比其他人知道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无知。其他人一无所知,却自以为无所不知。因此,苏格拉底较有智慧。
另一个例子:当科学家进行实验,结果如其预期,他感到高兴。但当实验结果不如预期,他更感到高兴。
什么?当实验出了问题,科学家反而高兴?为什么?
因为第二次实验暴露了无知,也开启了进步及发现不同新事物的可能。这是科学家的任务:发现新知识,而不只是确认已发现之物。所有进步,都仰赖发现新事物。
所以,如果你想出上述问题的答案,那很棒。如果你没找到,那更棒,因为这表示你现在知道自己的无知,显示你会进步,或是至少有进步的可能。它也表示你必须改善你的思考力,如果能更深入地研究与应用,有可能更上层楼。
现在,让我们回到戴眼镜的女人与抽烟的问题上。
这个假说明显错误。你的答案是什么?戴眼镜的女人抽烟吗?还是不抽?你如何证明这一点。
一种答案如下:只要找到一个戴眼镜且吸烟的女人,就能证明我的理论为伪。事实上,在某一天,我在公园里看到有个女人正在遛狗,她停下来,点了根烟。由于她戴着眼镜又抽着烟,我的科学理论于是出现了例外。理论被证明为伪。之后不久,我看到许多人违反了原先我认为不可违反的规则,表示这些例子并不罕见。
一旦概括被证明为伪,许多类似的例子经常随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