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众包从何而来(15)

那年8月,来自芬兰的计算机系学生莱纳斯·托瓦兹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个帖子,说:“我正在编写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只是业余爱好,没GNU那么专业,也没那么复杂)……我想知道大家最想要什么样的操作系统。”GNU核心程序的完成遥遥无期,托瓦兹等不及了,他决定自己编写核心程序,并很快给这个系统起了个名字:Linux。他通过网上发帖寻找合作者,后来证明,这一举动意义重大。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上千名程序高手参与进来,帮助改进了Linux系统。穆迪说:“一个黑客的业余爱好衍生出了一个团体。随着Linux的逐步完善,使用它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为它排除程序中的错误,Linux的发展日渐加快。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继续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带动着Linux的发展。”

今天,Linux主宰着超级计算机、手机、数字录像机(比如TiVo①),更不必说使用Linux系统的上百万台个人电脑了。因为Linux用的是GNU大众许可,所以任何公司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将其用于商业。这就确保了这个“品德高尚的团体”继续繁荣发展。

总体来说,Linux对普及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作出了贡献。现在,软件开发网站Sourceforge.net上,有超过17.5万个正在进行的开放源代码项目。各大主流公司都接受并采用了开放源代码方式。大概有70%的互联网服务器软件是在Apache服务器上运行的,Apache是在开放源代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所有的大规模电子邮件程序中,超过半数使用的是开放源代码软件。开放源代码团体不属于任何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比如某个公司或学术机构,它们证明了一件事:最杰出的网络是自发组织的。到底谁是Linux之父?答案是:大众。

开放源代码软件运动带动了很多新软件的开发,同时也推动了一条基本原理的发展。倡导开放源代码模型的人都很重视透明度,这是出于实际需要,并不完全是因为研发进展的公开恰好吸引到了更好的程序。IBM,甚至微软,都开始使用这种既省钱又有效的方式来开发更好的产品,它们这么做是因为开放源代码模型带来的实际效果,并非为了追求其潜在的平等原则。

是什么让开放源代码如此有效率?概括来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开放源代码的“传道者”埃里克·S·雷蒙德有过一个很著名的概括,揭示了它的本质:“只要有足够多的眼睛,无论多少漏洞都能被找出来。”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去尝试,就不存在棘手的问题。

比起最具才华、最专业的员工,数量庞大而多样化的劳动力群体总是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不仅适用于软件行业,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科研、产品设计和信息制作领域。这是众包的一个中心理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