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1)

那些多梦的夜晚是他可以藏身的又深又暗的水潭。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秘密的奇迹》

塔楼

1635年,西班牙黄金时代最后一位戏剧大师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从佛陀的传说和《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当中取材,创作了使其步入不朽者行列的哲理剧《人生如梦》。这一年,洛佩·德·维加逝世,卡尔德隆刚刚踏上人生的中途,这个在少年时代相继丧失了父母的天才,正式开始了他的宫廷剧作家生涯。

“这塔楼是我的摇篮,同时也是我的坟墓。”主人公塞希斯蒙多身为波兰王子,却被命运的锁链紧紧地束缚着,只能穿着兽皮戴着镣铐在深山之间寒冷阴暗的塔楼里凄惨地等待别人的解救。他向苍天呼吁,想要弄清自己触犯的罪行,既然上帝授予了一只飞鸟缤纷的羽翼,一头野兽斑斓的色彩,一尾游鱼轻盈的姿态,为什么又要剥夺他所有的自由?塞希斯蒙多“像一架活的骷髅”,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悲哀。俄狄浦斯在陷入杀父娶母的绝境之前至少被人收养,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同样遭到遗弃的塞希斯蒙多却寸步难行,那位昏聩的国君只凭借占星预测,就已经判定了儿子可能变成“最傲慢无礼的人,最残酷无情的王子,最不敬神的国君”,而狠心地将他秘密囚禁,并且派人严加看管。

当塞希斯蒙多饮下一杯用鸦片、天仙子和罂粟调制而成的药酒之后,昏昏沉沉入睡,醒来时已经身处宫廷之中,这个“人和兽的混合体”面对梦境一般的遥不可及的现实,渐渐迷失了本性,肆虐妄为。那位老国王认为可怕的预兆终于应验了,他的儿子是一条沾满了鲜血的人类毒蛇,最初导致了母亲难产而死,还极有可能成为弑父的暴君。就这样,在恍惚的睡梦中,塞希斯蒙多又被送回了险恶的塔楼。

卡尔德隆将剧情安排得一波三折,塞希斯蒙多的命运陡起陡落,只是为了反复强调“人生如梦”的主题:

既然人生是如此短促,

灵魂啊,就让我们做梦啊,

让我们再做一次梦吧。

塔楼里不仅关押着命运多舛的王子,还囚禁着精神错乱的诗人。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1770—1843)就在德国图宾根内卡河畔的一座塔楼上度过了最后三十六年荒废的时光。在此期间,他的同乡威尔海姆·魏布林格经常前往拜访,有时还带着荷尔德林在附近的花园和山上的葡萄园孤独地散步。透过这双纯粹的观察者的眼睛,我们得以了解诗人前半生的活动细节,例如他在图宾根大学的神学院读书期间的交游,作为哲学家黑格尔和谢林的同窗好友,温柔而忧郁的荷尔德林喜欢离群索居,轻声细语地对着一把曼陀林琴诉说歌唱。这个曾经点燃一支蜡烛领着自己心爱的小姑娘在后花园幽会的诗人,在魏布林格看来,有着极其“优美纤细的精神官能”。然而,毁灭性的打击接踵而至,痛失理想化的爱人迪奥提玛——作为家庭教师的荷尔德林深深地迷恋着那个法兰克福银行家的夫人苏瑟特,为此他被解聘而漂泊异乡——以及在耶拿大学谋取教职的愿望落空,据说是因为歌德从中作梗,总之,诗人的心灵被残酷的现实彻底击碎了,就像呼吸困难的普鲁斯特和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一样,荷尔德林成为了一名不称职的图书管理员。很快,他被送进了诊所,接受了两年的精神治疗。随后,一对好心肠的木匠夫妇决定收养这个一贫如洗、无家可归的诗歌“赤子”。就这样,处于精神昏睡状况的荷尔德林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并且为读者留下了三十五首创作日期和署名同样混乱的《塔楼之诗》。

与其孤身独涉,不如安然沉睡。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