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每天工作三小时,其余时间就到燕大校园内各处教室去自由旁听,他没有目的,也无特殊的学业兴趣,只是随意选课听,因此而见到过许多名人,如周作人,如历史学教授陈垣[2]。他检讨在燕大一年的成果,觉得自己“在燕大没有学到一点东西,却只是感受了学问的朝气,不是学问的结果,而是学问之始”[3]。也就是说,他在燕大这一年,不曾学到什么具体知识学问,只是使他接触了各种新思想新学说,了解了现代科学文化的基本面貌,懂得了一点做学问的基本道理而已。
北京旧都,历代皇城所在,胡兰成工余课余时间也去各处踏访,他去过圆明园废址,游过颐和园,旅行南口,登长城,访了明十三陵,城内的,他星期日常去的是东安市场、前门和紫禁城,后者只是在门外走走,里面没有去过,故宫当时的门票要五元,他舍不得。北京是京戏名角荟萃之地,他也只看过一次梅兰芳。他更热心的还是现实政治。
1926年,是中国革命的高潮期,自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在南方组织了革命政府,广州成为革命的中心。广东国民政府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反动军阀势力后,两广实现了统一。随后,南方政府组成了国民革命军,7月9日正式誓师北伐,目标直指盘踞在中原的吴佩孚、东南沿海的孙传芳和北京的张作霖。革命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北京虽然仍是张作霖的天下,但社会上已不平静,各大学校园内风起云涌,人心思变,经过了“三·一八”惨案,奉系入关取代了段祺瑞政府,北京的学生和教授普遍厌弃了那走马灯般轮转的北洋军阀,都在准备着迎接南方军的到来。
就在这样的热烈气氛中,胡兰成加入了一个党。不知是他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他弄不清楚自己加入的究竟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其时国共合作,两党集中对付的是北方军阀,其目标和任务在各地基层组织中无太大的分别,从活动内容来看,胡兰成参加的应是共产党为骨干和领导的国民党。
胡兰成所在的燕大学生组织,由燕大四年级学生卿汝楫[4]负责,每星期活动一次,就在卿的学生宿舍里学习开会,主要由卿宣讲党的现阶段政策和当前的形势分析,也讲一点社会主义理论。胡兰成在自己的燕大同学那里已见过马克思主义书籍,如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但他只随便翻翻,没有仔细看,在卿汝楫领导的组织活动中,他才真正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了解了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