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王朝定律:农业大树欺压工商小苗
在上一章,我们展示了中国地本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读者或许已经明白,没有中国地本文明从科学技术、人文思想、政治管理诸方面对西方的推动,西方物本文明是不可能快速成长起来,并超越中国文明的。现在的问题是,既然中国古代文明在西方中世纪结束之前,遥遥领先于西方,为什么中国后来的文明步伐就缓慢下来,以至最终停滞不前了呢?换一个问题,中国那么灿烂辉煌的地本文明,为什么不能自发地演进为更高级的文明——物本文明呢?这个问题就像斯芬克斯之谜,吸引过无数的历史学家,他们解答这一问题的论文、论著不计其数,但迄今未有令人满意的回答。本章即对这一问题作出一个简要的解答,以期读者明白制度设计、选择的极端重要性。
“李约瑟难题”与中国古代创造力先高后低
所谓“李约瑟难题”,就是李约瑟提出来的如下的问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伟大,但是中国的古代文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稍微详细点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的科学技术比欧洲要进步得多,而到了17世纪初期伽利略时代之后,现代科学在中国却没有发展,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在文艺复兴之后却大步向前,领先于世界。这是为什么?读者也可回头看看,我对中国古代科技100个世界第一所作的统计:公元前的有43个,占43%;公元元年至公元5世纪的有27个,占27%;公元6世纪到10世纪的有22个,占22%;公元11世纪到16世纪的有8个,占8%,越接近现代,科技发明越少,而在公元5世纪前总共有70项科技发明,占100个的70%。更有启发意义的是,在数学、物理学、磁学、医学方面,最重要的发明或发现都在公元前就完成了。如数学上极为重要的十进制计数法在公元前14世纪,0的发现在公元前4世纪,负数的运用在公元前2世纪,求高次方根和解高次数字方程在公元前1世纪。医学上发现血液循环、人体昼夜节律均在公元前2世纪,等等。还有《易经》八卦图蕴涵的二进制原理也是在公元前若干世纪就发现了。这些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古代社会表现出的创造力是前高后低,逐步衰减。这当然不是说古代中国人越来越笨,而是说古代社会有一个从激发科技创造力到抑制、阻碍科技创造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古代社会制度越来越趋于僵化的铁证。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术语来说,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早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到后期就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要弄清其中原因,读者须耐心阅读以下几个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