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沧桑——从东沉西升到西沉东升(7)

中国科举制度是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这种制度的发明源于隋朝。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奉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过去若干朝代官员的任命或按血缘世袭,或凭达官贵人推荐,存在着任人唯亲或唯财是举的弊端,这些弊端妨碍了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参与朝政或国家治理,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不合理现象,这种政治状况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增大社会精英分子参与政权的机会,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这时是公元6世纪末期,这种制度后被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承袭,其间虽有枝节的变动,但本质一致。科举制度在中国前后实行了整整1300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亮点。

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产生影响可追溯到16世纪后半期。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是葡萄牙的两位传教士克鲁兹和胡安·冈萨雷斯·德万多萨。前者著有《中国游记》(1569)一书,该书对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倍加称赞;后者在《伟大的中国》(1583)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科举考试的方法和内容。这两本书在欧洲出版后,广泛流传,尤其是后者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关注。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卢梭等著名的‘中化’思想家都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赞叹不已。此后,英国国内要求引入中国先进科举制度的声音不绝于耳。19世纪英国学者郭施拉在《开放的中国》一书中就郑重呼吁:‘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那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据统计,从1570年到1870年,英国出版的介绍中国科举制的书籍达70多种。”

“在这种氛围下,英国政府于1793年、1816年及以后多次派外交使节到北京实地考察科举制度,为以后建立文官制度打下了基础。”

欧美各国在18世纪前,文职官员的选用,实行贵族世袭制、君王恩赐制、政党分配制。这些文官任用方法不可避免都会导致任人唯亲,带来结构性腐败,各种无能之辈充斥政府之中,而因政党更迭大批撤换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影响工作的连续性。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倡导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平取士,唯才是举。因此,当西方了解了中国这么一种1000年前就存在的文官制度后,尤为赞赏,进而仿效,成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蓝本。科举制度体现“机会均等”原则,这正适合了启蒙思想家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比起贵族等级制、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无疑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由于中国科举制度的示范,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1791年,法国首先试行文官考试,到1875年文官系统基本形成。1806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学院,1829年为东印度公司选用文职人员实行公开考试,1855年,英国政府开始推行文官考试,并在1870年使其制度化和正规化。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它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比较系统且卓有成效,成为其他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国效法的榜样。1883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

科举制度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堪称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又一大贡献。美国学者威尔·杜兰在他那本耗时40年(1935—1975年)写就的11卷巨著《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由于科举制度后来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相媲美。他说:“就理论上来说,这个方法最能调和贵族政治和平民政治:人人皆有平等做官的机会,但只有那些适合做官的人才会有机会做官。事实上,这个方法实施一千多年来,给中国带来许多好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