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古代神话,一个复杂、有趣、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神下地和人上天的问题。中国神话的最突出特征,就是神话这条线和历史这条线互相平行,而又往往纠缠在一起,搅混不清。神话可以转化为历史,即天上的诸神可以转化为人间的圣主贤臣,如皇帝(皇天上帝)转化做黄帝,火神祝融转化做高辛氏的“火正”,刑神伯夷转化做尧的法官皋陶,帝俊的生十个太阳的妻子羲和转化做尧的掌天地四时之官的羲氏、和氏,长鼻大耳的象转化做舜的弟弟象,等等。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历史是否也可能因人民世代的口耳相传而转化为神话,即人间的圣主贤臣,是否也可能神话化而成为天上的诸神呢?
现在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高尔基曾经说过:“古代‘著名的’人物,乃是制造神的原料。”这话是不错的,历史人物转化做神话人物,完全是有可能的。显著的例子,如伊尹、成汤、傅说、姜太公、李冰等,他们既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而后世人们传说,又在他们身上附会了不少神话的因素。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不算很少。推而广之,就是尧、舜、禹等,也完全有可能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著名领袖,确实替人民干了不少好事,受到人民的尊崇敬爱,因而在传说中将他们神话化了,终于让他们上天去成了神。
不过像尧、舜、禹等,问题就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地下出土文物证实,还不能贸然肯定他们为历史人物。而他们身上的神性,却表现得很充分。就以保存神话材料较少的尧而论,《山海经》的《中次十二经》也还有“洞庭之山,帝(尧)之二女居之,……出入必以飘风暴雨”这样的记载,说明尧作为天帝的神性。因而,这些人物最初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是神下地还是人上天的问题,只好姑且存疑。
这样说来,神话不仅是因为神话历史化的缘故而有所散亡,且也因为历史神话化的缘故而有所增添了。是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如果只看到散亡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增添的一面,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我们之所以较多地谈到散亡并对之感到惋惜者,因为散亡的往往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神话,是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而对我们来说具有不朽魅力的神话,而增添的则是较后起的神话,其中有些已多少含有封建性的糟粕。但虽说这样,从增添的神话中,也还是能见到其中闪耀的灿烂光彩,能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爱憎取舍,我们也当一并予以考察和研究才是。
如上所说,古代神话和古代历史既然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线,而它们又时常纠缠在一起,搅混不清,那么,在由于神话历史化和其他种种原因而导致神话的散亡、只剩下零星片段的今天,如何根据现存的零星片段资料整理古代神话?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遵循历史这条线索整理古代神话,不失为有效的办法。玄珠(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ABC》(现更名为《中国神话研究初探》,收入《茅盾评论文集》下册及《神话研究》中)中,早已主张“将一部分古代史还原为神话”,同时还论及进行这项工作的困难和应该怎样进行这项工作。他的主张我认为是相当正确的,先前我所做的神话整理工作,大体上就是“将一部分古代史还原为神话”,另将大部分神话都放在历史的肩架上——朝着这条路,采取这种办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