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西王母神话的流传演变也同样走上了一条神话仙话化的道路。西王母在《山海经·西次三经》里,本是一个“豹尾虎齿,蓬发戴胜,司天之厉及五残”的怪神,性别是男是女一时也无从判定;但是到了《穆天子传》里,西王母就演变成了一个和周穆王赋诗酬答的雍穆的人王,只在她的咏歌中有“虎豹为群,於(乌)雀与处”这样的诗句,还残余了点野蛮的痕迹蜕而未尽。汉代的石刻画像和砖画,坐在龙虎榜上的西王母,王者的衣冠打扮依旧,形貌看来却是比较粗犷的,这时期给她增加了一个配偶神东王公,她的身上开始有了一些仙气。到托名班固实际上恐怕是六朝人作品的《汉武故事》、《汉武内传》等书中,西王母就成为“年三十许”、“容颜绝世”的美丽女仙了。先前西王母掌握的不死药这时成了“仙桃”,“为西王母取食”的三青鸟这时也成了董双成、王子登等一群天真活泼的侍女。从怪神西王母到仙人西王母虽然距离较大,却终于也完成了这一演变。

仙话,是中国神话的变种、末流,它和道教的建立自然是密切相关的。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逐渐形成,由于宗教的推波助澜,自此以后,以神仙之说为中心的仙话就更加昌盛了。实际上,仙话起源于道教成立前五六百年的战国初期,从《山海经》里可找出许多神话被仙话浸染的痕迹为证。前面已经大略讲过了。

一切仙话,大都以长生不死为主要内容。《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景公问晏子 “古而无死,其乐如何”这两句话,透露出仙话产生的时代背景,确实是因为当时“上有好者”。古代燕国和齐国都滨海,受了海市蜃楼变幻莫测的影响,民间因而幻想并传说海岛上有仙人,仙人都快乐逍遥,长生不死,这就是三神山或五神山仙话的由来。这些仙话和“上有好者”如齐景公之流的思想意识相结合,再加上燕、齐等地方士的煽扬,使它们能够得以迅速传播。所以后来齐国有宣王、威王,燕国有昭王,都曾纷纷派人入海去寻找三神山。这是仙话在燕、齐滨海地区土生土长起来的大概情况。

闻一多《神仙考》(见《闻一多选集》中《神话与诗》)则说这还不是神仙说(仙话)的主要来源,神仙说的主要来源是从西方羌族火葬死者的风习引起的。火葬死者,谓之“登遐”,又作“升霞”,意谓火化时灵魂乘火上升于天,《楚辞·远游》有“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语,“营魄”即魂魄,当便是灵魂乘火升天时的情景。齐国人的先祖本来出自西方羌族,此种火葬死者的风习带来的灵魂不死的观念才是神仙说的主要来源。

闻氏这种说法是有相当道理的。我们看刘向《列仙传》所记叙的早期的一批仙人,如赤松子、宁封子、陶安公,乃至较后的啸父、师门等,他们都是得到了“作火法”,“积火自烧”,后火化登仙的。这种激烈的登仙手段的采用,无疑是从火葬死者幻想灵魂升天得来的。自然,这也只是仙话,是传说,不见得真正有人这么实行,只不过说明古仙话确实和火葬风习有着密切关系罢了。至于神仙说是否以此为主,则还不能那么肯定。

三神山或五神山的土著仙话,主要是传说那里有仙人和不死药,可以去寻求,谋得肉体不死;火化登仙的外来仙话,主要是传说修仙慕道的人只要取类似火葬的手段,就可以谋得肉体解脱,灵魂永生。二者其实都来自民间,但前者似乎更通达易行,所以为历代帝王老爷们所相信和乐于采用。从战国时代的威、宣、燕昭,直到秦汉时代的秦皇、汉武,都曾派人到海上去寻找仙山和不死药,这就是事实证明。

仙话,既然是以长生不死为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它的精神实质必然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它和古神话里所表现的那种神人们的奋斗牺牲,拯民济世的精神当然迥不相同。古仙话已是如此,道教建立以后,那种专以炼丹修行,服食采补为能事的后代大多数仙话,更是等而下之,少有可观。

不过对于仙话,也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凡属于以下四种情况的仙话,我认为是可以归入神话范围予以考察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