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沃伦·巴菲特VS乔治·索罗斯(7)

索罗斯,一个著名的坏人

截止到2006年,索罗斯一共为慈善活动捐款23亿美元。如果仅仅对比数字,索罗斯的捐款总额小于巴菲特,但考虑到索罗斯的基金规模和他的财富总额,索罗斯的捐款规模绝不算小。索罗斯以自己的名义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并积极参与到慈善活动的策划和行动之中。索罗斯为慈善付出了许多,却没有得到大家的好评。如果做一个调查,分别用“善”和“恶”来给索罗斯和巴菲特贴标签,大多数人会将索罗斯归入恶人一类。

自从1992年阻击英镑成功被英国媒体当做那次伦敦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后,关于索罗斯的恶评似乎越来越多。让我们先回到伦敦金融危机,看看索罗斯是如何成为全体英国人憎恨对象的。

1992年9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开始自由浮动,接下来英镑贬值20%,那天成为英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三”。一个月后,英国报纸《每日邮报》(Daily Mail)刊登了一篇报道,头版头条用了黑体加粗的标题:英镑崩溃,我赚10亿。还配了一张索罗斯的照片,报道中索罗斯面带笑容,举着一个酒杯。通过这篇报道,英国人认识了索罗斯,知道是他在攻击英镑,并且通过成功阻击英镑大赚了一笔。

后来美国《纽约时报》记者亲自采访了索罗斯,并在报道中对索罗斯的直率进行赞赏,还详细解释了英国金融机构的冒失行为。这篇报道刊登后得到许多人的认可,普遍的观点是不能将一切归咎于索罗斯,甚至有人赞美索罗斯是个天才,是位英雄。

但索罗斯的恶人形象显然已经在英国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当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公开指责索罗斯时,索罗斯阻击英镑的“劣迹”再次被人回忆起来,这无疑又加深了人们对索罗斯金融破坏者的印象。

韩国金融危机期间,索罗斯被金大中总统聘为总统顾问。索罗斯是否为韩国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建议我们还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确认,索罗斯利用韩国金融危机买入韩国首尔证券净赚数百亿韩元。于是,“帮助韩国”不但没能抹去他之前给人留下的坏印象,反倒为批评者提供了新的证据。

一位长期关注亚洲经济改革的学者曾经说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索罗斯阻击英镑时曾对英国政府提出了批评,如果后来亚洲和欧洲的领导人能够听进索罗斯的话,两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将完全改变,而且很有可能比现在好很多。

索罗斯树敌众多。索罗斯永远不会保持中立,他总是支持争论双方的其中一方,并积极与对方进行辩论,这种行为为他招来很多敌人,其中包括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领导人。这些人在需要的时候会毫不客气地批评索罗斯,将索罗斯描述成一个十足的恶人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索罗斯有自己的信仰,并且常常因为信仰发表一些与大众利益不一致的言论,这又引发批评。

在美国,索罗斯曾因为说吸毒不是犯罪而受到呼吁禁毒的人士抗议。在对“与毒品的战争”进行讨论时,索罗斯认为吸毒不是犯罪行为,而是保健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索罗斯反对美国政府干预,因为索罗斯的信念是“市场的非有效性应该通过市场自身解决”。在那些担心美国经济发展停滞,担心失业率上升的保守人士看来,索罗斯根本就是一个“喜欢危机的人”。

2.利用机会与危机

投资者的主要工作是在金融市场上交易金融产品。对他们而言,机会指的就是好的时机,因为好的时机意味着获利的机会增加。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在等待机会,对有的人来说,抓住一次机会便意味着人生将彻底改变。索罗斯和巴菲特对待机会的态度有所不同。

巴菲特等待机会,索罗斯创造机会。巴菲特管理危机,索罗斯制造危机。虽然态度不同,但是战略却是一致的。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投资收益,所以问题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看谁的效果更好。

善于等待机会与管理危机的沃伦·巴菲特

回顾巴菲特的投资历史,明显能感觉到是一位投资者耐心等待机会的历史。1962年,巴菲特开始用自己投资组合的资金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但是直到1965年巴菲特才最终取得公司经营权,与近些年来企业间的并购过程相比,时间显得太长了。巴菲特进行企业收购很少是在短时间内就结束的。

掌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巴菲特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收购。通过收购国家赔偿公司(NationalIndemnity Company)进入保险行业(1967年),又收购了伊利诺伊州国民银行(1969年)和《太阳报》(1969年)。1970年巴菲特解散了自己的投资组合,将股份分给合伙人之后,自己又秘密购进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使个人持股占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25%,成为事实上的最大个人股东。后来巴菲特回忆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并购。

巴菲特奉行长期等待的投资战略,他先将许多小溪合流到一条大江里,最后再流向辽阔的大海。巴菲特首先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分析,当用便宜的价格买下优质企业之后,巴菲特还会积极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对公司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公司收益率。整个过程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收购企业的最佳时机,等待企业收益率的提高。巴菲特一直严格执行自己的长期投资战略。

尽管市场上有许多投资者赞同巴菲特的投资战略,却很少有人能按他的投资方法操作,巴菲特将之视为大众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斤斤计较短期收益,而是享受整个长期的投资过程是巴菲特独有的投资哲学,“一项长久的事业”,巴菲特绝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已。耐心等待投资机会的到来是巴菲特最重要的投资原则之一。

巴菲特希望自己永远保持做好了投资准备的状态。在2010年股东大会召开之前写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清楚地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巴菲特在信中引用数据写道,从1965年开始,如果以5年为单位计算投资收益,巴菲特从没有一次落后于标准普尔指数的表现,只有两个年份的收益率低于标准普尔的上涨幅度,但——巴菲特强调——最重要的是,标准普尔指数有11个年份是下跌的,收益率为负,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却从未出现过收益率为负的情况。巴菲特深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投资很重要,作出不投资的决定更重要。巴菲特深深懂得现金流充裕的重要性,在巴菲特看来,只有手上握有足够的现金,当危机到来时才能有效应对。

在巴菲特看来,当危机到来时,企业规模大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大而不能倒”绝对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发展目标。但是,巴菲特的行动却与他的言论刚好相反,在巴菲特决定投资GE之后,巴菲特同时也开始声称政府应该对GE进行金融救助,巴菲特游说政府时给出的理由恰恰是GE是一家大企业,对美国经济有重大影响。巴菲特的言行不一一度招致批评。不过,巴菲特在危机中展现出的危机拯救者的自信还是值得肯定的。

“当2008年金融体系发生危机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没有像其他金融机构那样请求政府援助,我们反倒成了货币流动性的供应者。在危机最高潮的时候,当其他公司纷纷请求联邦政府援助时,我们反倒新增了155亿美元投资。”

巴菲特希望能够管理危机,他的主要投资对象是美国大企业,他自己掌管的企业的主要收入也依赖美国市场。似乎他对危机的批评与他本人的利益不相符?他在金融危机时呼吁美国人卖股票,帮助美国人提高自信,自己也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行动又是事实,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这么想,对巴菲特来说,美国的危机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危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危机就是巴菲特自己的危机。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战胜危机才是第一要务,巴菲特也确实是那么做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