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沃伦·巴菲特VS乔治·索罗斯(6)

现在是信息时代,所有人都生活在资讯的海洋里。互联网让信息传播变得简单、迅速,与之而来的是信息真假难辨,甚至解释疑问和证明真伪的材料也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我们已经被信息“同化”,一面倒的信息能在我们脑海中“编制”一个人的形象。当坏的印象形成,即使本人后来不断证明自己,甚至拿出确凿的证据,我们也不会去研究那些材料的真伪,因为更多的信息马上又会扑面而来。

索罗斯给学生提供奖学金之后,会调查接受捐赠者的资金使用状况。如果发现资金未被好好利用,索罗斯便不再继续支付。巴菲特曾经出资收购一家企业,然后以“结构调整”为名大量裁员,接着又把公司卖掉获利。

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区分和评判他们的善恶吗?

投资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善于“mind control”。当一条消息出现,能够客观判断消息真伪,然后更深一层分析消息发布者的想法和意图,冷静作出应对。思维能力是在证券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的独立思考不是指对证券市场的波动和某家企业动态的看法,而是对所有证券市场上的信息采取中立、客观的立场。

客观分析信息与客观评价一个人类似,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真面目。单靠别人的评价或者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资料去评判一个人,就像在证券市场单纯依靠所谓感觉或“内部”消息买股票,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

单靠“消息”买股票的投资者偶尔也会获利,但这并不能保证他长期持续获得投资上的成功。下文中笔者将从客观角度观察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做对更真实地认识两人是很必要的。

1.巴菲特是天使,索罗斯是魔鬼

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靠资本市场致富的投资者。巴菲特采取的方法包括企业并购、股票投资等,收购企业之后进行结构调整(包括裁员)以降低成本来提高股东收益是巴菲特常用的手段之一。索罗斯不参与公司经营,单靠在资本市场买卖证券获得差价,历史上索罗斯还曾多次投机外汇和大宗商品。对于一个以投资为事业的人,区分他们的行为是“善”还是“恶”,或者据此判断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用两分法分析某一特定对象还是有很多好处的。它给人的感觉更全面,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等。困难在于普通读者很难获得正反两方面的全面信息,或者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没有渠道,或者操作起来很困难。

必须承认,我们的认知更多是建立在媒体报道基础上的。尽管明白报道是作者或编辑加工过的,可还是无法跳出去,只能顺着编者的意图理解。笔者下文中引用的内容也是来自媒体报道。

巴菲特,一个公认的好人

巴菲特从未公开明确地说自己是“好人”或是“坏人”,但是很显然他心里清楚怎样做会给大家留下自己是“好人”的印象。巴菲特性格温和、态度谦逊,使崇拜者们深受感染。他的个人魅力、天使般的微笑以及每年写给股东的饱含感情的信件已经形成“巴菲特品牌”,大概全体美国人最想得到的就是巴菲特的感谢信了。

出版商们已经出版过众多的巴菲特传记,对巴菲特的报道也常常占据媒体头条。媒体报道很多,批评的声音却极少。在美国人心中,巴菲特勤勉、朴素,是其他富豪应该学习的榜样。最近巴菲特和盖茨又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劝说更多富豪加入慈善中来,甚至有种观点认为,巴菲特的慈善理念是美国之所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6年,巴菲特宣布把个人财富85%中的5/6捐赠给以比尔·盖茨和其妻子梅琳达·盖茨名字命名的比尔&梅琳达基金会,消息一出,立刻轰动全球,更多的人加入到赞美巴菲特的队伍中。巴菲特的捐赠额将超过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富豪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国内媒体报道这件事时也是赞扬声一片,同时呼吁国内的富豪们向巴菲特学习。

巴菲特选择将自己的财产捐给盖茨基金会还基于两人相互间的充分信任,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这也是在实践自己的投资哲学,“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事”。巴菲特擅长投资,就继续投资赚钱,盖茨擅长做慈善,就把善款交给盖茨处理。巴菲特捐款没有附带任何附加条件,唯一的要求是盖茨每年的捐款承诺必须兑现,不能将钱存起来或者转入下一财年。这些细节也得到了媒体的充分赞誉。

无论到哪里,慈善行为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单凭捐出巨额财富给盖茨基金会这一件事,巴菲特这个名字就已经有足够的资格被列入好人名单了。

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将平生所赚得的巨额财富再回赠给社会,美国任何一个公民都有理由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富豪而骄傲。抽象的“美国精神”一向被美国人认为是自己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巴菲特和盖茨的善行无疑是这一精神的最好注解,他们向全世界的人们“具体”展示了什么是美国精神。

巴菲特和盖茨的善行并未就此止步,他们又开始劝说全球其他富豪加入他们的行动,富豪们的反响也很积极,巴菲特又一次成功扩大了美国的影响力。巴菲特的善行对自己的生意也有好处,他的收购行为被媒体描述成“巴菲特不寻求破坏旧的体制,而是对原有体系进行改良,通过企业并购、新资本注入等方式获利”,与对冲基金的恶性收购不同。与其他华尔街的金融家们相比,人们认为巴菲特虽然赚了钱,(投资)行为却没有那么坏。“巴菲特是个好人”已经无可争议。

巴菲特的慈善行为受到了他的妻子苏珊·巴菲特和朋友查理·芒格的影响。芒格现在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董事长,也是巴菲特的朋友、老师、部下和同事。他受巴菲特的影响,也影响了巴菲特的价值观,他对巴菲特的影响可以从巴菲特的许多谈话中找到根据。

芒格将美国开国先贤本杰明·富兰克林当做自己的人生导师,他很早就处理掉了自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份,并一直致力于慈善行动,为提高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而努力。巴菲特没有像芒格那样做,大概是因为立场不同,巴菲特担任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相对来说个人行动不能那么随心所欲。我们不能将巴菲特的慈善行为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脱离开来,巴菲特自己也说过,同时管理公司和进行慈善活动的最好方法就是捐出公司的股份,巴菲特每年会将自己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份的5%转交给盖茨基金会,因此巴菲特将公司管理得越好,就等于每年捐出的善款越多。

简单介绍一下盖茨基金会的活动。根据媒体相关的报道,盖茨最为关注的是全球儿童的健康成长,盖茨基金会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治疗小儿麻痹症的行动,如今小儿麻痹症在少数一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和地区依然存在。盖茨还投入大量财力研究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另外,基金会还出钱改善了许多图书馆和学校校舍的条件。

美国维持超级大国地位100年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超级富豪沃伦·巴菲特的行动中找出一些根据。一个国家居民的富足并非仅仅是因为国家的富强,美国之所以成为今天富有的美国,是一个又一个普通公民个人慈善行为累积的结果。

(《经济报道》,2006年6月27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