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模式中与性别有关的差异
现今有许多男人和女人并不遵从他们性别的典型模式,而这些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当中。虽然我们大可以很安全地说,性别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基本态度,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同心理学家南希·恰得罗(Nancy Chodorow)在《母职再生》(The Reproductionof Mothering)一书中所说的,不管我们认为自己是“联结的自我”或“分离的自我”,越是具有典型的女性态度,以后越会变成典型的男性态度。
成年人的性别差异形成过程,倾向于以4个原型特质为中心。女性传统上被赋予照顾者角色,而男性则是战士角色。当他们回复到远古的性别分工时,就会觉得非常满足。追寻者和爱人者原型分别与男性力量和女性力量有关。典型的男性姿态是通过分离找到自我认同与真理,而女性的阴柔特质则是通过认同与联结而找到的。虽然男人与女人内在都同时有“阳质”(masculine)与“阴质”(feminine)力量,但是自幼年到中年,男人身上多半是男性力量占优势,在女人身上则是女性力量占优势。一直要到中年之后,阴阳和合的力量才会占优势。
在我们的社会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男性受战士和追寻者的影响,女性受照顾者和爱人者的影响。因此,在现代社会里,如果一位女性遵循相当传统的女性角色模式,她就会由照顾者和爱人者原型主导;而相当传统的男性模式则会由战士和追寻者原型主导。女人较喜欢亲密关系和照顾的原型,男人则较喜欢分离和独立的原型,而这种偏好,向来一直受到社会文化的强调。
这意味着女人比较可能在亲密关系中找到自我认同,而且对于照顾他人极为重视。因此女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会如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在《不同的声音》(In a Different Voice: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一书中所说的,如何去发展自我界限以及在照顾别人的同时也照顾自己。事实上,在早期发展上,女人常不能适当地表达自己,而且她们也无法划分自己和别人的需要,结果就变成了一种受苦、畏缩或依赖的关系。(有时候,我们会称它为一种“依恋、沉溺关系”,其实这个评断并不正确,因为这种现象只是我们文化中典型的女性模式。)
当女人终于发展出追寻者和战士的特质,并将它和爱人者、照顾者特质结合起来之后,她们才能真正获得独立,并且知道自己是谁,而且也能在照顾他人的同时,也顾及到自己的需要。她们仍然重视亲密关系及互相照顾,但现在她较能以正面的方式来满足她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用牺牲自己的独立自主来得到。
相反的,许多男人都是由他们的追寻者和战士原型所主导,因此很早就开始重视独立自主、坚毅强韧和努力完成工作的能力。他们的问题比较是在人际关系上;在关系中,他们可能会缺少亲近和同理的能力,因而容易与人疏离。虽然他们可能不会承认自己需要别人,但他们却知道自己对别人并没有表达适当的爱或关怀,因此他们会有潜在的恐惧,害怕因为缺少深层的示爱能力而被遗弃。他们会以努力工作来弥补,并期待他们会因工作成就而被爱。但他们经常甚至连自己的感觉是什么,或感情生活要什么都不知道。最糟的是,他们甚至把性变成一种征服,而将男女情感关系视为一种代表胜过别人的力量。所有这些都使男人觉得内在越来越空虚。
性别差异在同性间也会造成挫折和不满,女人常觉得被外在关系所牵绊,而男人却觉得完全被阻断于关系之外。很多时候,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会有问题,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期待。女人的关系会落入共生关系,而失去自我界限;男人的关系则会退化到权力竞争和支配。
在成熟期中,男人能发展他们的爱人者和照顾者特质,并将它们与追寻者和战士特质结合起来,当他们如此做时,他们对生产、照顾和亲密会比较有真正的兴趣。在此时,他们会想教导小孩和被保护着,并以一种赋予他人力量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他们要对别人好,同时也对自己好。虽然男人与女人在某种程度上,对别人的态度和关系会越来越像,但他们所强调的和所看重的,仍然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男人仍会把独立自主视为是发展过程中的期待结果,但是他们也认为对别人的关怀和同理是很重要的;同样地,女人也较容易把互相依靠视为是发展过程的期待结果,但是她们也会把独立自主视为是互相依存的必要条件。
卡罗尔(Carol Gilligany)表示,男人倾向以阶梯式的思考方式,怀有爬到目标顶端的想法,而女人,却以人际关系的网络来思考,她的目标在于整体利益,或使人际网络之内的人都好。男人对亲密关系有困难,害怕他们会在关系中被吞没;女人则对自我肯定有困难,害怕在阶梯顶端被孤立。因此女人的改变必须从追求她自己的好处和利益,以及面对害怕孤独的恐惧开始。男人的改变则是要放下他害怕与女性有关联后被吞没的恐惧感,并敢为真正的亲密关系冒险。简单地说,女人的挑战是去培养自己的追寻者特质,而男人则应该开放自己成为爱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