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有个儿子,变成了一个让人难以忍受的年轻人。对我们来说,要爱他也许是困难的,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人只有可爱才会被爱。如果我们的儿子已经变得很难让人爱他,我们会很不快乐。我们希望自己能爱他,那么这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理解他,理解他的处境。我们只好把空观或其他课题暂时置之一旁,而把儿子当做禅修的具体课题。
首先我们要终止感情和思想对我们的干扰,因为它们会削弱我们在禅修中的力量,同时我们要培养定力。在梵文中,我们称之为三摩地(samadhi)。孩子想做作业的时候,必须停止嚼口香糖、听收音机,这样他才能专心致志地做作业。如果我们想理解儿子,我们就必须学会使那些转移注意力的事情停止发生。定(三摩地)是禅修中的第一个修行步骤。
现在我们有一个灯泡。为了使光不分散、集中起来,我们需要一个灯罩。光集中到书上,我们读书就容易多了。习定就像得到一个灯罩,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物上。坐禅、行禅时,放下过去,不想未来,安住当下,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定力。借助定力我们可以深入地观察问题,这就是禅悟。首先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把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问题上,然后我们深入地观察它,以了解它的本质。在上述的情形下,即了解我们的儿子不快乐的根源。
我们不去责备儿子,而只想知道他为什么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通过禅修的方法,我们发现了所有导致他处于目前这种状态的远近因。我们观察得越多,就越理解他;越理解他,就越容易对他产生悲悯和爱。理解是爱的根源,理解就是爱本身。理解是爱的别名,爱是理解的别名。我们学佛时,这样修行是有益的。
如果你种了一棵树,它长得不好,你不会责备它。你会观察它长得不好的原因。它可能需要肥料,或多些水,或少些阳光。你永远不会责备树,然而你却责备你的儿子。如果我们知道怎样去照顾他,他就会像树一样长得很好。责备根本没有用,永远不要责备,永远不要试图用理由和论辩来说服,它们不会产生任何积极效果。这是我的经验。不要论辩,不要申诉,不要责备,只须努力去理解。如果你理解了,而且表现出你理解了,你能够爱,情形自然就会转变。
清脆的磬声是佛呼唤我们回归自我的声音,我们必须尊敬那声音,停止思虑和谈话,带着微笑和呼吸回归自我。这不是我们身外的佛,而是我们的自性佛在呼唤我们。如果我们听不到磬声,也就听不到其他来自佛的声音,如风声、鸟声乃至汽车声或者婴儿的啼哭声,它们都是佛呼唤我们回归自我的声音。借助于磬声修行是有益的,一旦你能够借助磬声修行,你就能借助风声或其他声音来修行。从此以后你不仅可以借助声音修行,你还可以借助色法修行。透过窗户的阳光就是一种来自法身(Dharmakaya)的呼唤,呼唤佛身(Buddhakaya)和僧身(Sanghakaya)的现前。
“安静,微笑,当下一刻,美妙一刻。”坐禅时,你可以背诵它,行禅时你也可以用它。你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像数息:吸,一,呼,一;吸,二,呼,二;吸,三,呼,三……直到十。然后你再倒着数 :十、九、八、七 …… 数息是一个帮助你专心致志、进入三摩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