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挫折与失望的生命课题
爱人们的苦恼
随着热情之火燃烧
心碎的哭泣
是通往神的大门
鲁米(Rumi)
在我们最近的一个工作坊里,一个女人跟我们分享她在关系上所碰到的困难。她发现她的男朋友无法如她所期待的那么待在当下,虽然她非常爱他,但她也同时觉得非常挫折,因为他大部分的行为都显示出他并没有真正去感觉自己,也没有真正地参与生命。除此之外,她觉得他烟抽得太多,酒喝得太多,看电视的时间太多,也吃得太多。我们试着帮助她去感受自己对男友的愤怒,还有更深一层她对自己父母的愤怒。因为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她的父母从来都没有办法真正地陪伴她。但是就她和男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言,这种情况比较敏感与细微,因为如果她表达出对他的挫折感,那只会让他变得更疏离,而且不断地生气和唠叨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很好的一种做法。除了释放愤怒以外,她需要学习一些更深层的事情。
我们说:“如果你就只是接受他原本的样子,那会怎么样?”
她说:“如果我这样做的话,我就永远也不会得到我需要的爱,他只会消失在他所有的活动里。”
我们说:“想想看,如果就是接受自己没有办法改变他的这个事实,所有所做的努力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那感觉起来怎么样?”
“感觉糟透了,我没有办法接受这种情况,我不想和一个心不在焉的男人在一起。”
“到目前为止,你曾经成功地改变过他吗?”
“没有。”
“你对他的爱深到即使他永远不改变,都想要和他在一起吗?”
关于这个问题,她想了好一会儿,最后,她说:“是的,我想我愿意。”
这种情况对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大概都不陌生。不论是亲密伴侣还是朋友,我们常常会在亲近的人身上感受到某些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挫折感,然后我们非常强迫性地试图去改变对方。即使我们知道自己的情绪爆发、批评和意见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但是我们仍然无法控制自己。
事实上,这些情境中蕴涵着深刻的生命课题,因为它们引发了我们被背叛的感觉。而这种被背叛的感觉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我们的童年,但是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它引领我们去直面一种存在性的、同时令人难以承受的感觉——“单独”(aloneness)。所以我们把这个情况称为“被剥夺的静心”。被剥夺(deprivation)是一种长期累积所造成的感觉,觉得自己好像少了些什么。而出于这种“好像少了些什么”的感觉,我们会开始产生一种强迫性的需要,想要去解决这种不满足、不舒服的感觉。然后,看起来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去改变外在的情境、改变他人,以便让我们自己再度感到舒适。
当这种被剥夺的感觉和无法得到滋养的经验同时出现时,它为我们带来的感受最明显而强烈。
当我们感觉被爱,然后出于某些原因爱又被夺走时,那或许是一种毁灭性的感觉。当我们曾经允许自己向某人敞开,允许自己变得脆弱,然后这个人离开了,我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被背叛感。因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感以及这种温暖与爱的感觉就像天堂一样,所以当对方收回他对我们的爱时,天堂的感觉变成了地狱,而那种感觉就是被剥夺的感觉。
当我们感觉到被剥夺的时候,我们通常不会觉得这些受伤的感觉、愤怒以及易怒的反应和童年时的事件有任何关系;我们也不会觉知到自己正在面对一个存在性的不舒服感。相反的,我们会对那个引发出我们挫折感的人产生不信任的感觉。虽然我们不见得会把自己的感觉呈现出来,有时候我们甚至不见得会觉知到自己的状态,但是我们很可能会因此开始保持距离、疏远对方,然后再也不向任何人敞开自己。在任何一种亲近的关系里,在许许多多的大事小事上,我们常常会经验到被剥夺以及被遗弃的感觉。这是亲密关系中的一部分,但也是让人最难以接受的部分。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填补我们童年时期因为情绪剥夺所产生的黑洞;也没有人能够保护我们免于“我们每个人在本质上都是单独的”的这项事实,我们必须单独地面对自己,也必须单独地面对死亡。
但是我们也需要了解,唯有通过穿越这些被剥夺的经验,以及学习承受自己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的失望与挫折,我们才能够开始建立起自己内在的力量。这也是让我们能够发展出真实信任,成为一个完整个体的方式。如果没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永远也无法成长,我们只会停留在孩童的阶段,不断地期待他人和世界来满足我们的欲望。但是当我们开始了解,被剥夺的感觉其实是心灵与情绪上的一种重要经验时,我们就能够学习向生命带来的事物保持敞开,并且学习去欢迎任何一种感觉的出现。这种学习事实上为我们带来自由,因为与其从人们身边退缩回来,让心开始变得冷硬,我们不如在自己的内在找到一个空间,和自己那个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情绪待在一起,即使有时候那份挫折感几乎像是会让人起火燃烧一样。
什么是被剥夺
通常,很少有人会怀疑什么叫做被遗弃的经验。遗弃就是某个我们所爱的人离开或死亡、我们的亲密伴侣爱上别人,或是我们的伴侣在身体上和情绪上从来不曾真正地和我们在一起;但“被剥夺”是一种更细微的状态。当我们和某人住在一起时,一些细微的小事,例如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都可能引发出我们被剥夺的伤痛。或是当我们亲密的朋友说出某些话语、做出某些事情让我们觉得疏远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受到被剥夺的感觉。
也有些时候,当我们的爱人或亲密的朋友向我们显露出某个我们不喜欢的部分,像是孩子气、不负责任、自我中心、任性、不替他人着想等个性时,我们也会觉得被剥夺了些什么。或是当我们发现别人对我们不诚实、迷失在上瘾行为中、不愿意面对生命时,我们被剥夺的创伤也会受到牵动。甚至有时候只是对方身上有一种我们不喜欢的气味、有一个我们不喜欢的朋友、对方喜欢某一部我们不喜欢的电影,我们这个被剥夺的感觉都会因此而受到牵动。
被剥夺与被遗弃牵动的其实是同一个伤口,但大部分的时候它们感觉起来非常的不同。例如,当某人离开我们或过世时,我们很可能直接掉进被遗弃的伤口中。至于被剥夺的感觉则比较像是一种持续而少量的遗弃感,在这种情况下,对方仍然还在那里,但是我们觉得自己受到欺骗,觉得生气、挫折与失望。有时候,我们非但不去感受自己被剥夺的痛苦经验,反而会把能量分散掉,我们会去谴责他人让我们感到受伤。有些时候,即使是一件细微的小事都可能让我们产生无比的挫折与失望,让我们以为自己会被挫折燃烧殆尽。也因此我们很容易就退化回到孩童的状态,觉得自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觉得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不公平、不合理,他们应该有所改变。
当我们觉得失望时,我们通常会有所反弹,各种各样谴责他人、愤怒、报复、放弃或退缩的行为都有可能会发生。而且习惯性地,我们会试图通过自己的能量与行动来消除这些挫折感,例如切断与对方的联系、发一顿脾气、结束一段关系、找寻其他的替代品、暴饮暴食或过度工作,我们会去做任何能够让我们感觉好转的事情。
在我们失望的反弹行为底下埋藏着深沉的恐惧。
而这种恐惧和我们害怕失去爱、害怕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害怕自己会永远孤单、永远得不到爱的恐惧是一样的,它也和我们觉得自己被遗弃、永远不会得到拥抱、永远不会得到支持时的恐惧是一样的。只是在被剥夺的经验里,这些感觉的程度比较轻微,而出现的频率比较多。当我们感到被剥夺的时候,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释放出早期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有着让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惊惧。所以,除非我们了解这些引发出我们深沉恐惧的情境其实有着极度的重要性,否则我们将难以忍受这些自己感受到的恐惧与痛苦,也会难以待在当下去感受这些情境所带来的恐慌。我们需要看到这些经验的宝贵之处,以便能够承受它们与经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