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Cuisinart牌的食物加工机与家用电脑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它只是一个让你的生活更轻松的家用消费品。除了都是家用之外,这两种产品的功能截然不同。然而,如果你有乔布斯的头脑,到处都能找到灵感,即使是在梅西百货的货架上。
你要是见过苹果Ⅰ和苹果Ⅱ电脑的照片,会注意到这两款电脑毫无相像之处。前一款就是一坨插上了六十个芯片的集成电路板。它是在1976年7月上市的,距离乔布斯和沃兹同意一起创业正好过了三个月。苹果Ⅰ电脑是以套装形式出售的,绝大多数买家都是发烧友。他们将零部件一件件插到电路板上后,它就变成了一台功能完整的电脑。这种做法肯定会让普通人一头雾水,甚至恼羞成怒。苹果公司在一年后又发布了苹果Ⅱ电脑。正是这款电脑——苹果Ⅱ——让苹果公司一举成名,也开始了一段漫长而又令人惊叹的历程。这段历程把乔布斯塑造成一位全世界的偶像。苹果Ⅱ型是当时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容易使用,带彩色屏幕,与机身一体的键盘,八个内部扩展槽和一个独特的塑料机箱。这个机箱的故事又是一段关于“联想”的经典故事:乔布斯决定在电脑这个圈子之外寻找灵感,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联想。
就在沃兹忙着改进内部电路和设计(后来应用在苹果Ⅱ上)时,乔布斯正在机箱上下功夫。他认为机箱的样子必须对那些只想要一台完整的、买来就能用的电脑的非发烧友们有吸引力,否则大众市场会对它缺乏兴趣,而大众市场恰恰是产品乃至公司成功的必要条件。乔布斯的脑海中浮现着一幅全家人其乐融融一起分享家庭电脑(可能是放在厨房里)乐趣的画面。相比当时市场中的电脑,苹果Ⅱ无疑需要一个亲切得多的外观和质感。它得做得更像一件厨房小电器而不是发烧友库房里的大家伙。
“我心里很清楚,每一个享受自己组装电脑乐趣的硬件发烧友的后面,都有一千个跟他们想法不一样的人。这些人做不到发烧友那样,但也愿意捣鼓捣鼓电脑程序以此为乐,就像我十岁时干的事儿一样。我将市场上第一台真正完全组装的电脑寄希望于苹果Ⅱ身上……我想让这台电脑有一个塑料机箱,这个念头始终挥之不去。”乔布斯说。杰里·马诺克是一位被乔布斯聘来设计电脑的工业设计师,直接听从乔布斯的指令。这一次乔布斯的灵感并非来自于电器市场,而是梅西百货。“他在梅西百货的厨房用品区转悠,当目光落在Cuisinart牌食品加工机上的时候,意识到这就是他要找的东西,”《Inside Steve’s Brian》一书的作者莉娜·卡尼写道,“它有着苹果Ⅱ需要的东西——一个精心制模的塑料外壳,平滑的边缘,柔和的色彩和略带印花的外表。”成型的机箱——这个计算机设计上的创新就是苹果Ⅱ需要的创意火花,是它让苹果Ⅱ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它也将乔布斯和沃兹变成了百万富翁。沃兹发明了苹果Ⅱ,但是乔布斯的创意思想使之真正成为一件普通人也能享用的家用电器。
乔布斯曾经说过:“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这是乔布斯职业生涯中被人误解最深的一句话。有些批评家就引用了它来印证“乔布斯没有原创思想”的观点。如果你去读一读那很少被印出来的整个原文时,就会明白乔布斯当时谈论的是在计算机产业之外寻找灵感这个观点——换句话说就是将貌似无关的事物联想在一起。全部的引文是这样的:“要让自己沉浸在人类创造出的最美好的事物中,尽力让那些精华为己所用。毕加索有一句格言是这样说的:‘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我们从不为自己偷学伟大创意而惭愧。Mac之所以伟大,其中一个原因是创造它的是一群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还是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如果我们在完整语境下重读这句话,就能明白乔布斯并不是在谈论窃取灵感,而是在强调联想和整合这些理念,强调拥有多样化的体验以激活创新过程。
乔布斯头脑中有太多的联想,以致于苹果在计算机设计的方方面面创新不断,包括电源线这样的细枝末节。苹果的笔记本电脑插在墙上的电源适配器名叫Magsafe。它是一块连接笔记本和电源线的磁铁。许多计算机用户都经历过或害怕经历这样的事——脚绊在电源线上,接着就眼睁睁地看着电脑砰的一声翻落在地面。Magsafe的目的就是防止这种惨剧发生,它可以轻松安全地将电源线与电脑分离。苹果是从日本人身上“窃取”这个创意的。更具体地说,苹果将电饭煲和计算机这两件本质上不相干的东西又联想在一起。
日本人生产的电饭煲多年来一直都采用磁性闩锁的设计,原因只有一个——防止里面的东西洒出来。电脑掉在地上,我们损失的只是一件可以替换的商品;而如果滚开的电饭煲掉在地上,特别是当小孩绊到了电源线时,可能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当Magsafe于2006年随着苹果的Macbook被采用的时候,大小论坛顿时被热情的苹果粉丝铺天盖地的留言占领。他们觉得这是长久以来见到的最酷最有创意的概念。也有人以沃尔玛的日本电饭煲和电炸锅为例,说这个概念早就不算新鲜了。
它确实不是一个新的发明。但苹果的竞争对手都没能做到的联想,苹果做到了,因此就产生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