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大繁荣”:1947~1975年(1)

我童年最早的记忆之一,就是有一天父亲带回家一台电视机。我记得那是一个大大的方形盒子,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管状物体。当把这个小圆管打开时,就会出现一些有阴影的图案,并且伴有声音。我们家那时候绝对不算富裕,但是父亲当时刚刚从战场上回来,所以有足够的钱租一间店面,卖女式衬衫和裙子。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拿到了工资,父亲的那些衬衫和裙子也销售一空了。于是父亲用赚来的钱买了这台电视机。在我们那个街区,我们家是最早拥有电视机的。我们的邻居们聚在我们家的电视机前,看喜剧演员米尔顿·伯利主持的《德克萨科明星剧场》。然而,在那之后的10年内,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视机。

我们把从1947年到1975年之间的约30年称为“大繁荣”。在这一时期,美国在总体上实现了前面提到的那个基本的协议—国家让工人们有足够的钱来购买他们生产的产品,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达到了完美的相互补充,几乎每一个需要工作的人都能找到一份报酬不错的工作,至少也是一份工资有上涨空间的工作。在这1/4世纪的时间里,不仅最富裕的人的工资增长了,每个人的工资都有所增长。

让我们回头再看看图2–1。在位于峰值之间的低谷曲线上,我们可以发现有一段时间的繁荣是被广泛共享的。收入较低的美国人的工资在这一时期比处于上层或接近上层的人增长得要快。收入最低的1/5的工人的工资在这些年间翻了一番多,这比收入最高的1/5的人增长得要快。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已经“完成了达到绝对平等这个目标的一大半”,美国国家经济调查局如是说。

有些人作出了自私的预言,说差距较大的不平等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因为处于上层的主管和创新者们需要有超高的收入来维持工作的动力。然而生产率在这些年间的迅速提高有力地驳斥了这一谬论。劳动生产率(单位时间内,如1小时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长了一倍,收入中位数也提高了一倍。按2007年的美元价值来计算的话,普通家庭的年均收入从25 000美元提高到了55 000美元。协议在此时期进展顺利。

那么,我们是怎样从大萧条的泥潭中走出来,从而步入了持续将近30年的“大繁荣”呢?在“大繁荣”之后,我们为什么会在30年的时间里收入停滞不前,不平等逐渐扩大,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呢?究其原因,绝非“偶然”二字所能概括。

可能有人认为,美国政府的政策并没有使大萧条结束,也没有对“大繁荣”起到支持作用,就像有人不认同进化论一样。可以确定的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像一些欧洲的社会民主国家一样,直接将富人的财富重新分配给穷人和中产阶级,并实行工业的国有化。但是,通过促进充分就业、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提高普通工人的谈判筹码、建立社会保险、当工人失去工作能力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安全网以及提高工人的生产率,美国政府为中产阶级充分共享国家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尽管伊寇斯和其他人向罗斯福解释了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但后者从未完全理解。所幸在罗斯福任职期间,凯恩斯主义取得了成功。罗斯福的新政并没有充分证明凯恩斯理论的正确性,但是“二战”时惊人的政府支出做到了这一点。“二战”结束时,国债水平达到了经济总量的120%,而大多数美国人却比战争开始时更富有了,因为在战争期间他们有工作可做。决策者担心经济将会回到萧条或停滞状态,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阿尔文·汉森这样写道:“所有人都预测战后经济会崩溃,并为此担惊受怕。”然而,骇人的经济崩溃并没有到来。美国的中产阶级此时的腰包很鼓,因为他们在战时积攒了很多钱,这些钱在战时是不允许用来消费的。因此他们有能力在战后进行消费,而他们对住房、汽车、家用电器以及婴儿用品的需求又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的增长,美国的国债水平逐渐降低,最终下降到了经济总量以下。据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曾说过:“我们现在都拥护凯恩斯的理论。” 在那时候,连尼克松这样的保守派都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政府必须有能力使其公民保持就业,这样才能缓解因公民和企业消费不足对经济产生的冲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