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就像玩扑克牌一样(1)

如果伊寇斯关于引发大萧条的原因的观点与你相似,这并不是巧合。虽然大萧条远比2007年12月开始的经济衰退严重得多,但是这两个事件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正如马克·吐温曾说过的一样,历史不会重演,但历史确实有其规律。如果美国没有经历过大萧条的话,80年后的决策者们就不会学会如何运用财政和金融政策来控制由经济衰退引发的经济恐慌。20世纪30年代,收入分配一度很不合理,需要重新组织经济,只有这样,广大的中产阶级才会有足够的购买力通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来复兴经济。但是当前的经济危机说明我们根本没有从那次大萧条中吸取足够的教训。除非我们将这次的教训牢记在心,否则经济衰退的余震—高失业率、低工资水平以及愈加愤怒的中产阶级将与我们如影随形。

截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如果将通货膨胀率考虑进去的话,普通美国人的工资在30年内几乎没有任何上涨。在2000年的时候,工资实际上下跌了。美国人口普查局的调查统计显示,2007年,美国男性的工资中位数(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即恰好处于中间水平)仅为45 000美元。如果考虑通货膨胀率的话,这一水平低于30年前。而中产阶级①家庭的收入只比这一水平稍微高一点。

但是,2007年的美国经济比30年前要强大得多。如果经济发展的收益能够均等地在美国人民中得到分配,那么一个典型的美国人将会比同期富裕60%。那么,这些收益所去何方?在大萧条爆发的前些年间,财富不断地向上层阶级积聚。正如伊寇斯所比喻的“巨大抽水机”一样,国家总收入“越来越多的部分”被抽到了“少数人的手中”。

经济学家伊曼纽尔·赛斯(Emmanuel Saez)和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研究了1913年至今的税收记录。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1928年和2007年,流入1%最富裕的美国人手中的财富都达到了顶峰,超过国民总收入的23%(见图2–1)。同样的现象在最富裕的人口中(2007年时为13 000户家庭)也得到了体现:他们手中握有的财富在1928年和2007年同样达到顶峰,超过国民总收入的11%。同样的现象也存在于10%最富裕的美国人身上。在每一个财富占有率达到顶峰的年份中,他们手中的财富几乎占国民总收入的一半。

在两个峰值之间是一段长而深的低谷。1928年后,1%最富裕的人口所占有的国民收入比率平稳下降,从23%下降到20世纪30年代的16%~17%,到40年代为11%~15%,50年代和60年代为9%~11%,到70年代达到谷底,为8%~9%。从那以后,这个数字又再次攀升:20世纪80年代占国民收入的10%~14%,90年代末为15%~19%,在2005年时超过了21%,最终在2007年达到了超过23%的顶峰(本文撰写时,2007年以后的数据尚未公布)。如果你将视线移向10%最富裕的人口,或者最富裕的美国人,在两个峰值之间,你依然会看到一条长长的低谷。

20世纪20年代,马瑞纳·伊寇斯还是犹他州的一位银行家。当时,美国的资本主义似乎存在着阶级分化。印第安纳州曼希城是拥有35 000人口的小城市,社会学家罗伯特·林德和他的妻子海伦·梅里尔·林德将其作为美国城市的典型,称其为“中产城镇”。通过对曼希城的生活进行研究,他们这样记录了日益明显的界限:

读书导航